第118章 朱棣:我要開始表演了(第1/3頁)
章節報錯
楊士奇真的沒有想到夏原吉自從上次被抄家關入牢獄之後,性格如此剛猛。
國宴的時候剛與一眾藩王宗室為敵,如今又當面讓朱棣下不了臺。
現在的夏原吉與朱高熾工作密切,朝中都以為這傢伙是太子黨。
如果惹的皇帝不高興,那麼待會很有可能降罪太子。
楊士奇主動站出來解圍道:
“陛下,微臣認為可以將太子與漢王的政策融合一下,只不過懲罰不是‘活剮’,而是關押之類,任何計策都沒有十全十美一說,應該比較其中的弊端與優點。”
“太子計策一出,到時候朝中官員不用在像先前一樣,分走大量的官員,導致國家其他政事耽擱,這樣看來優點要遠遠大於弊端,乃是可行之策。”
楊士奇的話一出,在場的楊榮、解縉當即附議。
這個計策雖是太子提出來,可也是整個太子府智慧的結晶。
而且朝廷頒佈賑災之法還有一個潛規則。
那就是最後採用誰提出來的計策,大頭的功勞就是誰的。
畢竟災民此時沒有朝廷的救濟,等待他們的只有死路一條,對於將死之人,誰幫助了他們,那可真的是會打心底裡感激。
如果朱棣同意太子的賑災計策,那麼以後太子在民間必定會獲得一個為民著想的好名聲。
他們都隸屬於太子府,當然希望功勞的大頭算到太子的頭上。
至於弊端……
大災年間,哪有不死人的道理!
話落,朱棣神色嚴肅的說道:
“楊士奇你可真是讀聖人書讀傻了,方才還說太子政策的弊端,如此還要一意孤行?”
楊士奇做官,歷來以穩重行事,他不明白,自己遞給皇帝的臺階,皇帝不僅不接,反而好像還生氣了?
局勢看錯了?!
朱棣輕輕的嘆息一聲,太子府上的智囊團真是連陳兄的一根腳趾都比不上。
腳趾頭?
自己怎會想出這樣的比較。
尼瑪!
被陳兄傳染了。
但是這個比較好像真是如此。
朱棣拋開腦子中的想法,緩緩開口說道:“採取以工代賑,就能完美解決所有問題!”
以工代賑?
在場眾人一聽,頓時面面相覷,有些震驚的呆愣住了。
不是感覺朱棣提出的計策有多麼的牛逼,而是這個辦法拿出來簡直就是在侮辱他們這些熟讀歷史,博覽群書的文官。
他們對這個計策那可是太熟悉了,可是都在心中第一時間將其否決。
以工代賑實施起來確實好,幹活才有飯吃,不會存在‘白嫖’救濟糧之人。
畢竟這個飯僅僅能維持不餓死,如果不是流民去做這個實在不划算。
但缺點也很明顯,耗資巨大!
要想以工代賑,就必須大興土木。
因為流民大災之後安頓下來,最少需要起碼一年的時間。
所以以工代賑的工程必須足夠大。
這樣一來,朝廷的耗資就多了。
憑藉如今朝廷國庫的剩餘,確實沒有辦法實施。
……
相較於其他人,夏原吉只感覺自己的天塌了。
本來他想要給朱棣一個裝逼的臺階,可是沒想到玩砸了。
難道今天自己收到朱棣帶著聖孫出宮,不是為了拜師並且交談一下國事?
朱棣看著他們眼中的不相信,自然知道他們想的是什麼。
“曹國公。”
咦?
李景隆一臉懵逼的走了出來,硬著頭皮應道:
“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