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殿。

硃紅色的立柱粗壯、莊重,雕龍畫鳳,盡顯皇家威嚴。

朱棣高坐龍椅之上,身著一襲明黃色繡龍袍,雙眸深邃有神、透著帝王獨有的霸氣。

一手自然搭在龍椅扶手上,不怒自威的氣場瀰漫整個大殿。

群臣呼喚三聲萬歲。

朱棣示意眾臣平身,並下令宣日本使臣覲見。

“宣日本使臣上殿覲見。”

一道道聲音傳了出去。

不久,一位日本使臣邁著小步,走進大殿。

立定之後,高呼:

“使臣間中閨密,參見大明皇帝陛下!”

聲音洪亮,迴盪在大殿之中。

朱棣微微頷首:

“平身。”

間中閨密躬著身子,將手中的國書舉起。

“啟稟大明皇帝陛下,這是日本國王親手所寫國書,讓下臣漂洋過海呈遞給大明,向大明傳達友善之意。”

朱棣目光冷峻地審視著下方使臣,他已知假國書一事。

而且這一份國書,還是日本本來應該呈遞給建文那個小王八蛋。

可直到如今,間中閨密也沒有要將此事說清楚的意思。

這讓朱棣有些惱火。

強壓著怒氣說道:

“呈上來。”

話落,一旁伺候的宦官,趕緊走下大殿,接過國書,然後恭恭敬敬的雙手呈遞給了朱棣。

朱棣接過國書,開啟看了起來。

上面的的內容無非就是吹捧大明強盛,日本希望能夠繼續來大明做生意。

最後還特意提及日本週邊海域有神風相助,並說了元朝因殘暴,想要征服日本,卻被神風打入海底,所以對反抗暴元也獻上了一份力。

朱棣看到這,冷哼一聲。

‘神風相助’,大明惹不起?

其實這是外交中的慣用手段,拿出一些對自己有利的事情,從而在談判的過程中施壓獲利。

可此時因為陳羽的緣故,日本國書中拿‘神風’說事,不僅不會讓朱棣感到壓力,甚至有些想笑。

看完之後,將國書放在一旁。

朱棣沉吟片刻之後,淡淡的說道:

“大明一向主張各國友好相處原則,尤其是南洋的海上國家,都是千年以來的鄰居,更應和平共處,邦交往來。”

場面話無論如何都要說。

反正最終也決定不了什麼。

畢竟真到動手打你的地步,什麼國書,什麼承諾,全是扯談。

戰場上殺紅眼了還知道玩陰的呢。

就像奉天靖難前夕,朱棣對建文保證:絕不造反!

可結果朱棣成為歷史上唯一一個造反成功的藩王。

間中閨密聞言,當即恭敬的說道:

“皇帝陛下聖明,大明的態度,下臣回去後一定原封不動的傳遞給國王。”

解縉忍不了了,直接站出來對著間中閨密怒斥道:

“這真是你們國王的意思?”

“可為什麼根據我掌握的訊息,你這個使臣自幾年前來到大明,壓根就沒有在回過日本,怎麼可能有來自日本的國書。”

“我想知道,所謂國書,是你的意思,還是你們國王的意思!”

“又或者,我可不可以理解為是日本對大明的挑釁?”

解縉一連串的質問聲落下,朝中文武大臣頓時炸了鍋。

“假國書!怎敢如此,奇恥大辱!”

“大明自建國以來,老夫還從未聽過國家之交有假國書一說,日本之地果然蠻夷,不通教化!”

“陛下,臣建議將禁海祖制落實到底,不能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