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當然要剝奪賞賜給出去的權柄。

之前擔心朝中平衡不穩,可現在皇帝手中一下子有了兩股力量:

宦官與宗室。

那股強大削哪股。

中間也不會出現真空期。

因為宦官與宗室成員的晉升系統也不一樣,中間沒有利益交流。

朱棣嘴角露出一絲笑意,越琢磨越感覺這個計劃可行。

陳羽看著朱棣的眼神,就知道如今大明的商人還是太過於‘善良’。

這種轉移壓力矛盾的內卷法,在後世簡直司空見慣。

至於老朱會不會將這套方法運用到生意上,那就不得而知了。

反正陳羽的志向不在經商。

畢竟經商再厲害,到頭來還不是被官吃!

這個道理陳羽不僅懂,還深有體會。

對陳羽來說,經商之前一定要把官做好。

這是他在大明的基本策略。

陳羽繼續說道:“這樣一來,宗室成員成了皇帝選拔獨立科舉之外人才的培訓基地。”

“因為那些宗室藩王分散在全國各地,其實還可以更好的利用這一點。”

還可以利用?

朱棣之前認為陳羽是市井的大才,可是現在怎麼發現有些不大對勁。

商人重利,但陳羽的重利不一樣,他摸透了人性。

本來已經對宗室們夠……剝削了,但是沒有想到陳羽還能在此基礎上更進一步。

他有些懷疑陳羽上輩子是一個大奸商轉世。

陳羽道:“當然,他們分散在各地,雖然其中不乏有一些能力強的,被皇帝看中提升他們的宗室等級調往京城,但是總歸有一些濫竽充數的,當然不能讓他們也閒著。”

“每個地方誰敢保證沒有貪汙腐敗事情發生?”

“朝廷可以將每年各地的財政,按照一定比例,給當地宗室成員包一個‘紅包’”

“這相當於各地宗室的‘年終分紅’,最重要的一點是根據當地收入比例給他們;。”

“很簡單的道理,當地稅收高,宗室獲得的多,皇帝在賜予各地宗室抓貪腐檢舉權,那麼朝廷每年都稅收也會水漲船高。”

“時刻將皇帝與士大夫,官員之間的矛盾轉移給宗室那邊,如果宗室與他們相互勾結也不用怕,大不了每隔幾年就讓不同宗室之間來一個互換。”

朱棣聞言眼睛一亮。

這個‘年終紅包’實在是太絕了。

之前的供養宗室計劃進行下去,一個省的財政都有可能供養不起當地宗室。

有了這個政策之後,

每年也會拿出財政用來供養宗室,但只需要按比例拿出一部分足矣。

而且宗室成員還會監督當地貪官汙吏,幫宗室護住‘錢袋子’的同時也是在幫助皇帝護住‘國庫’。

而且為了避免宗室成員與地方官員同穿一條褲子。

除每隔幾年讓宗室成員互換地方,還可以設定互相檢舉,並將這納入晉升途徑。

妙啊~

就像是陳羽所說,

矛盾從來都未消失,只是合理轉移。

他活學活用,讓皇帝與宗室之間的矛盾,轉移到了宗室與宗室之間。

朱棣輕笑了起來,他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