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此時的太子朱高熾。

儘管治國的政策上有所改變。

但是讓百姓生活更好的初心,是相同的。

但是在這一刻,朱高熾卻感覺到了深深的無力感。

朱高熾。心底突然咯噔一聲

“有時候盛世,是時代下的產物。”

朱高熾細細品味著這句話。

豈不是說,按照永樂帝開國之君來算。

自己繼位之後,大明的盛世,將會出現在自己或者自己兒子朱瞻基治理之下。

豈不是大明中聲望最高的一個成就,跟永樂帝無緣?

朱高熾還沒有來得及高興,便覺察到了有一道冷冷視線看向了他。

朱高熾不敢偏頭看。

但卻猜到了那道視線出自哪裡。

那種來自靈魂深處,對自家老爺子的恐懼。

讓他身子輕微顫抖起來。

朱高熾感到自己的腳底板發涼,直衝天靈感。

冷汗也在後背涔涔冒出。

朱棣抿了抿嘴唇,隨後問道:“掌櫃的,如今永樂帝立下的太子是朱高熾。”

“假如朱高熾當上了皇帝,那麼豈不是說在他們治理之下,大明會出現盛世?”

朱棣問的時候,心中抱有一絲期待。

畢竟之前陳羽對永樂帝很是認可。

陳羽點了點頭,笑著說道:“那必須的啊!”

“太子仁德寬厚,在他的治理下一定會出現盛世。”

陳羽說的不假,朱棣之後,朱高熾與朱瞻基登基之後,在國內紛紛採取息兵養民等一系列策略,重農策略,賑荒懲貪,使天下安定,社會經濟迅速發展,使得國家出現盛世的局面。

此時的明朝倉廩充實,百姓安居,社會穩定,蔚然有治平之象,形成了國泰民安的和平景觀。

後世稱之為“仁宣之治”。

堪比漢朝的“文景之治”和唐朝的“貞觀之治”。

但是相較於他們兩個,永樂帝治理下的大明在後世的評價中更高。

明成祖朱棣雄才大略,即位後勵精圖治,發展經濟,提倡文教,採取了許多措施大力發展經濟,使得天下大治,國家富強、疆域遼闊。

明成祖年號為“永樂”,後世的史學家稱這一時期為永樂盛世。

為華夏曆史五大盛世之一。

綜合評估上都一直認為朱棣的成就,“遠邁漢唐”。

朱棣也是成功證明了他當皇帝真的沒錯。

值得注意的是,還有大部分學者認為‘永樂盛世’遠超過了後來的所謂“康乾盛世”。

但是關於永樂帝治理下會怎麼樣,朱棣沒有問。

所以陳羽也沒有給出近乎開卷考試般的預測。

但是陳羽沒有觀察到此時朱棣神色黯然。

朱棣最後一絲死亡破滅了。

天塌了!

朱棣相信老和尚姚廣孝,對陳羽會屠龍術來觀測王朝氣運的能力。

大明盛世好歹是他兒子完成了。

可是朱棣卻感覺有什麼堵在胸口。

難受,太難受了!

大明在自己手中,受限於王朝規律。

連個盛世都做不出來!

這讓自己死後,怎麼有臉見父親洪武帝!

朱棣幾乎失魂落魄的拿起面前的酒杯,然後一口乾了下去。

喝下之後,嗓子處傳來的辛辣,讓他產生了本能想要咳嗽的感覺。

朱棣強行抑制住了。

朱高熾望著朱棣這副樣子,只覺得又一股寒意從腳底般升起。

這股寒意讓他打了個哆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