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下令後,整個東吳上下進入了緊張的備戰狀態。

周瑜親自督練水軍,日夜操練,戰船在長江上穿梭如織,士兵們的喊殺聲震得江面波濤洶湧。與此同時,魯肅忙著籌備糧草輜重,確保前線物資充足;呂蒙則在挑選精銳步軍,準備隨時配合水軍登陸作戰。

另一邊,張魯回到漢中,雖已答應出兵,但仍對後方的隱患憂心忡忡。他一面安排大將楊昂整軍備戰,一面叮囑楊松密切關注曹操軍隊的動向。

楊松表面應承,暗中卻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盤。他被曹操的密使暗中收買,收下了無數金銀財寶,添置了三房小妾,準備在關鍵時刻給張魯使絆子。

張羽在徐州取得勝利後,士氣大振。他趁熱打鐵,在陳宮和李儒的輔佐下,加固徐州城防,招募新兵,擴充實力,重奪荊州。為了與關羽和黃忠更緊密,分別向公安、長沙秘密增兵,同時讓張飛在武陵和他們聯合。

曹操這邊,假訊息和假象按荀彧的計策有條不紊地實施著。一時間,漢中邊境謠言四起,百姓人心惶惶,張魯不得不分出一部分兵力防守後方,不敢全力出兵。

而在江東沿岸,曹軍頻繁調動,戰船旌旗招展,做出一副即將渡江進攻的架勢,孫權不敢掉以輕心,將大部分水軍都部署在了沿江一線。

然而,曹操的這些小動作並未逃過周瑜的眼睛。他敏銳地察覺到了其中的蹊蹺,心中暗自警惕。為了探明虛實,周瑜派出多路斥候,深入曹軍後方刺探情報。

經過一番艱苦的偵查。

周瑜立刻將情況告知孫權,兩人商議後,決定將計就計。孫權表面上按兵不動,裝作被曹操的假象所迷惑,暗中卻讓周瑜率領一支精銳水軍,悄悄繞到曹軍後方,準備給曹操來個出其不意。

張魯那邊,楊松為了謀取私利,故意向張魯謊報軍情,說曹操的主力已經集結在漢中邊境,隨時可能發動進攻。

張魯信以為真,心中猶豫不決,甚至有了放棄出兵的念頭。

就在這關鍵時刻,孫權的使者趕到漢中,帶來了孫權的親筆書信。

信中,孫權言辭懇切地勸說張魯以大局為重,共同對抗曹操,並表示願意派遣一部分江夏騎兵支援漢中,幫助張魯解決後方的威脅。張魯被孫權的誠意所打動,再加上楊昂等將領的極力勸說,最終決定出兵。

張魯點齊兵馬,以楊昂為先鋒,浩浩蕩蕩地向曹操的防線進發。與此同時,周瑜率領的水軍也悄然逼近曹軍後方。而黃蓋則親率江夏騎兵,從側翼迂迴,準備與張魯的軍隊形成合圍之勢。

曹操得知張魯、孫權並未被自己的陰謀所迷惑,反而積極出兵,心中又驚又怒。

他急忙調兵遣將,準備應對這場即將到來的大戰。

一時間,各方軍隊在中原大地上迅速集結,一場決定漢中,荊州歸屬的大戰一觸即發。

大戰當日,天空陰雲密佈,彷彿預示著這場戰爭的慘烈。

曹操親自坐鎮中軍,指揮著數十萬大軍。他的臉上雖然神色鎮定,但內心卻隱隱有些不安。

面對東吳、張魯的聯軍,他深知這場戰爭將會無比艱難。

戰場上,戰鼓擂動,喊殺聲震天。東吳水軍如蛟龍出海,在長江上橫衝直撞,與曹軍的戰船展開了激烈的廝殺。

周瑜身先士卒,站在旗艦的船頭,指揮著水軍的進退。他的眼神堅定而銳利,彷彿能看穿敵人的每一個破綻。

張魯的軍隊在楊昂的帶領下,與曹軍在陸地上展開了殊死搏鬥。雖然曹軍兵力眾多,但張魯計程車兵們憑藉著頑強的鬥志和出色的山地作戰能力,絲毫不落下風。雙方你來我往,殺得難解難分。

黃蓋的江夏騎兵則如閃電般穿插在戰場的側翼,尋找著曹軍的破綻。他們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