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官場雖然剛經歷了血雨腥風,但是科舉之事卻只推遲了一月有餘。

九月金秋,待到各位考官在考場之上看到林景晏時才驚覺,這半年來在江南攪動風雲的人還只是一個虛歲只有十四的少年郎。

抄家滅族,卻將自己放在大義之上,他所行之事,所說之話讓人不自覺的就忘記了他的年齡。

他如今本來已經不用科舉做點綴了,可他還是來了。

這是他的底氣。

不出皇上所料,拆了糊名,江南解元的考卷之上赫然寫著林景晏三個大字。

這次與林景晏一起下場的還有兩位堂兄,雖然名次不是很顯眼但也是中了的。

算的上三喜臨門了。

鹿鳴宴之上,來與林景晏說話的學子甚至比去尋學政的還要多。

江南變故,早就在林景晏和蘇昀之奔波於各個大人府中的時候傳出去了。

他們這些讀書人需讀邸報,知天下事又如何會不知。

他們現在與林景晏是同科,這會兒能與他搭上話混個臉熟自然是好的。

這進了京,要爬多久才能見著這人的面都是不一定的。

鹿鳴宴過後沒多久,江南事務也交接的差不多了,就是陛下那邊都來了好幾次信問他們多久歸京。

準備得當,便要出行,這次離開,怕是許久都不會回江南了。

知道林家要走,來送行的除了那些官員們還有好些江南的百姓。

甄家倒臺,沆瀣一氣的江南官場得以清肅最得利的其實是這些普通百姓。

看著浩浩蕩蕩的人群,林如海有些淚目。

蘇昀之也與他們同行,幾人站在船板之上看著人群越來越遠,最終只剩岸邊蔥蔥郁郁的樹林了。

突覺自己肩膀上的擔子更重了。

為生民立命,便是這般吧。

他們若在高位,一舉一動都牽扯著這天下無數人的命運。

疏忽不得。

出了江南直回京城。

一路晴空萬里,順利的很。

巧的很,在離京城只十里路的時候還偶遇了林如海的同科。

聽到這邊船上的是歸京得林家立馬停船派了人過來問。

林景晏和蘇昀之正在對弈,聽了這話對視一眼。

站起身也往外邊走去,還沒出房間呢,就聽到了船板之上傳來的廝殺聲。

他就說,怎麼可能真的這麼巧,就算真的這麼巧,非的在船上敘話麼?

還是一個往來不多的同科。

林景晏連忙吩咐林二。

“林二,你帶著人去姐姐那邊。記住,護住姐姐,別的都不用管。”

因為蘇昀之與他們一起回京的緣故。林黛玉住在後邊的一艘船上,那邊全是丫鬟婆子。

拳腳功夫好些的只有雪竹一人。

本來覺得這般方便些,如今有了變故才覺得鞭長莫及。

林二領命,帶著人就衝了出去。

這次來的人比江南的官兵還厲害些,船上的護衛都是皇上精挑細選給了林景晏的,如此居然還佔不了上風!

林景晏和蘇昀之尋到了被護衛們送到後邊的林如海才放心了些。

看這些殺手專業的樣子,看來是那位動手了。

未雨綢繆,不愧帝王。

來的人比林景晏他們想的還要多,看著自己的兄弟節節敗退,領頭的護衛咬了咬牙,眼中漫上了殺意,轉過頭對著林景晏和林如海說道。

“大人公子,你們去裡邊躲躲,我去會會他們。”

這會兒林景晏他們自然是不會逞能的,轉頭就進了內室。

離開前林景晏對著空中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