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別人家的孫權(第2/4頁)
章節報錯
不可失。”
於是,東吳大軍浩浩蕩蕩開赴荊州,旌旗蔽日,塵土飛揚。
然而,當大軍行至半路,詭異之事發生。
白日忽然烏雲蔽日,如巨大的黑幕籠罩大地,令人心生恐懼。
黑夜則鬼火閃爍,忽明忽暗,如幽靈的眼睛。
軍中人心惶惶,皆言是不祥之兆,那恐懼如瘟疫蔓延。
孫權心中疑慮重重,難道是之前那異人暗中作梗?
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他咬咬牙,令士兵加快行軍速度,那堅決的態度如出鞘的利劍。
到達荊州城下,卻發現城門大開,城內毫無動靜,如一座死城。
周瑜提醒小心有詐,聲音急切而緊張。
孫權猶豫片刻後仍決定進城,那猶豫如風中的殘燭。
剛踏入城中,四周突然湧出無數蜀軍,喊殺聲震天動地。
原來劉備早有防備,那陷阱如張開的虎口。
孫權大驚失色,臉色瞬間蒼白如紙。
這時空中傳來那異人的聲音:
“吾雖助君於赤壁,然荊州乃天命歸劉之處,不可強取。”
聲音空靈而悠遠。
孫權懊悔不已,心如刀絞,可事已至此只能拼死一戰,那決絕如困獸猶鬥。
最終東吳軍損失慘重,傷亡無數,鮮血染紅了大地。
孫權帶著殘兵敗將退回江東,如敗落的鳳凰,從此深知天命難違,再謀荊州需另待時機,那無奈如秋霜落葉。
孫權退回江東後,日夜反思此次戰敗,面容憔悴,如霜打的茄子。
一日,呂蒙前來求見。
孫權愁容滿面地看著呂蒙,嘆氣道:
“子明啊,此次荊州之敗,朕悔不該不聽那異人之言,莽撞進軍。”
那聲音充滿了自責與悔恨。
呂蒙拱手道:
“主公莫要過於自責,劉備如今得了荊州,勢力大增,我等需重新謀劃對策。”
他的眼神堅定,如寒夜中的明燈。
孫權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希望,問道:“子明可有良策?”
呂蒙沉思片刻,說道:
“主公,如今曹操雖赤壁戰敗,但實力猶存,劉備佔據荊州,北可聯曹抗吳,南可窺視交州擴充地盤。
我們不妨先交好曹操,送些禮物示弱,讓其放鬆警惕,同時暗地操練水軍,加強軍備。”
他的話語條理清晰,如珠落玉盤。
孫權眼睛一亮,覺得此計可行,如黑暗中看到曙光。
數年後,東吳水師煥然一新,戰艦威武,士兵精銳。
而此時曹操與劉備之間矛盾漸起,如干柴遇烈火。
呂蒙見狀向孫權建議趁虛而入攻打荊州,那急切的心情如箭在弦上。
孫權擔心再有異人阻撓,但呂蒙稱此次與上次局勢全然不同。
孫權最終下定決心出兵,那決心如巨石落地。
這次東吳軍勢如破竹,如洶湧的洪流,順利奪回荊州部分土地,孫權大喜過望,那喜悅如春風拂面,深感呂蒙之功,東吳自此重振聲威,再次成為三國鼎立中的強大一方,如璀璨的星辰閃耀。
幾日後,孫權正於營帳中謀劃下一步戰略。
忽聞帳外傳來喧譁聲,原來是那異人又回來了。
異人進帳後,神色凝重,如陰雲密佈,對孫權道:
“主公,吾觀天象,荊州之地有關羽坐鎮,其威震華夏,若不除之,恐成東吳心腹大患。”
聲音低沉而嚴肅。
孫權一聽,面露猶豫之色,關羽之名如雷貫耳,要殺談何容易,那糾結如亂麻。
異人見狀,從袖中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