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老謀深算,很快穩住陣腳,重新組織防禦。這場戰役持續多日,雙方互有勝負。

然而,長時間的戰爭使得東吳物資匱乏,城中百姓苦不堪言。一些士兵也開始產生厭戰情緒,孫權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考驗。

孫權深知若再這般僵持下去,東吳必敗無疑。此時,軍中謀士魯肅進言道:“主公,聽聞諸葛孔明有神鬼莫測之能,如今困境,何不向劉備求援,求那諸葛先生相助。”孫權沉吟片刻後點頭應允。

魯肅星夜前往劉備營帳。諸葛亮聽明來意,微微一笑道:“吾知東吳之困,此次前來,正為此事。”遂隨魯肅來到東吳軍營。

諸葛亮登上高臺,觀測天象,掐指一算後命人築起七星壇。眾人皆不解其意。只見他身披道袍,手持羽扇,於壇上作法三日三夜。

第三日夜半時分,狂風忽起,風向直轉曹軍方向。周瑜大喜:“真乃天助我東吳也!”當下點兵出征。東吳將士乘著東風之勢,駕船如飛箭般衝向曹營。

曹操見狀大驚失色,倉促應戰。但東吳士氣高漲,曹軍抵擋不住,大敗而逃。孫權大喜,重賞諸葛亮及諸將士。經此一役,三國鼎立之勢愈發明朗。

戰後,東吳雖勝卻也元氣大傷。孫權忙於整頓內政,發展生產以恢復國力。而在這過程中,老臣張昭多次諫言,言語間常提及孫權年輕氣盛之處應加以收斂改進。孫權心中漸生不悅。

一日朝會,張昭又就民生之事力陳己見,言辭激烈。孫權想起往日張昭曾反對自己某些決策,新仇舊恨湧上心頭,當場呵斥張昭。張昭年邁,受此大辱,氣血攻心。歸家之後便臥病不起。

眾臣紛紛勸解孫權,然孫權正在氣頭之上不為所動。數日後,張昭病情愈發嚴重,彌留之際望著家中老小,長嘆一聲:“吾一生忠心為主,今竟落得如此下場。”說罷溘然長逝。

孫權聞之,起初仍覺暢快。但隨著時間推移,回憶起張昭昔日輔佐之功,心生悔意。可人死不能復生,孫權只能厚葬張昭,並告誡自己往後不可再如此意氣用事,以免寒了忠臣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