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孤獨地站在營帳前,身軀在狂風中顯得有些單薄。

他那凝重的目光遙望著遠方綿延起伏的山脈,心中如波濤洶湧般滿是不甘。

此次出征,他懷著滿腔的悲憤,本欲為關羽報仇雪恨,可現實卻殘酷得令人心碎,戰事竟艱難至此。

這時,身邊一位謀士小心翼翼地進言:

“主公,敵軍憑藉險要地勢嚴防死守,我軍久攻不下,士氣日漸低落。

然臣偶然聽聞,這附近的深山中,有一位異人,其深諳奇門遁甲之術,神秘莫測。

若得主公您的誠意相邀,或許能助我們扭轉這艱難的戰局。”

劉備聞言,原本黯淡的眼睛瞬間一亮,那光芒中透露出一絲決然,當下決定親自前去探尋。

劉備帶著幾名親信,沿著崎嶇的山路,在山林深處的一處幽靜茅舍之中,找到了那位異人。

異人一身素袍,長髮披肩,目光深邃而神秘。

他上下打量劉備一番後說道:

“君之所求,吾已知曉,但此乃逆天改命之舉,需付出巨大代價。”

劉備毫不猶豫,堅定地應道:“只要能報仇,任何代價吾都願意承受。”

異人微微頷首,遂施展法術。

一時間,天地變色,大霧如洶湧的潮水般瀰漫於吳軍陣營周圍,讓他們如墜迷霧,不辨方向。

蜀軍趁此良機,如得神助,順利突破防線,勢如破竹。

但劉備也隱隱感覺到自己的壽命似在飛速流逝,身體逐漸變得虛弱不堪。

然而此時復仇心切的他已顧不上許多,心中只有那燃燒的仇恨之火。

他強撐著病弱之軀,帶領蜀軍奮勇向前,夷陵之戰自此走向了另一種未知的結局。

劉備雖一路勢如破竹,但身體每況愈下,面容憔悴,腳步虛浮。

終於兵臨夷陵城下,城中守軍望著城外如狼似虎的蜀軍,人心惶惶,恐懼瀰漫在每一個角落。

就在劉備準備下令攻城之時,天空忽然變色,烏雲如墨般迅速聚攏,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一道閃電如利劍般劃過天際,緊接著狂風大作,飛沙走石。

只見那異人突然出現在陣前,神色慌張,聲音顫抖道:

“主公,此乃天譴。

你強行改變戰局,已觸怒上天。”

劉備瞪大雙眼,那眼中滿是憤怒與決絕,怒吼道:

“難道就罷手不成?

二弟之仇不報,朕死不瞑目!”

異人道:“主公莫急,還有一法。

陛下可修書一封送往東吳,表明願以和平共處為條件,換取孫權交出謀害關將軍之人。

如此既可不違天意,又可報仇。”

劉備猶豫片刻,目光掃過身邊疲憊的將士和自己那已如風中殘燭的生命,最終長嘆一聲,那嘆息中飽含著無奈與不甘,命人修書。

東吳收到書信後,朝堂之上爭論不休。

孫權權衡利弊之後,為了避免與蜀漢陷入不死不休的局面,同意交人。

劉備將仇人斬殺祭旗後班師回朝,途中行至白帝城,自覺大限將至。

他躺在病榻上,望著眼前的親信,眼中滿是對未竟事業的遺憾。

他緊緊握住諸葛亮的手,託孤於他等人,帶著無盡的遺憾緩緩閉上了雙眼。

他的離去,如同一顆巨星隕落,三國局勢也再次發生微妙變化。

諸葛亮肩負起輔佐劉禪的重任,那沉重的擔子壓在他的肩頭。

蜀國上下皆望其能重振蜀漢雄風,他也深知眾人的期待。

一日,諸葛亮夜觀星象,發現天象有異,星辰閃爍不定,似有一股神秘力量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