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臉龐,撩動著他的髮絲,他的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了一抹欣慰而又滿足的笑容。

百姓們紛紛湧上街頭,歡呼雀躍,對馬隆感恩戴德。

朝廷聞此大捷,龍顏大悅。

朝堂之上,皇帝笑容滿面,對馬隆的赫赫功績讚不絕口。

隨後,下旨對馬隆及其所率將士予以豐厚的嘉獎。

一箱箱的金銀財寶、綾羅綢緞,還有珍貴的藥材、精良的武器,如同流水般源源不斷地運往邊關。

馬隆面對這些豐厚的賞賜,沒有絲毫的私心與貪慾。

他將賞賜公平合理地分給眾將士,不偏不倚,一視同仁。

將士們手捧著賞賜,心中對馬隆充滿了感激與敬佩之情,軍心大振,士氣高昂。

然而,樹大招風,木秀於林。

朝中一些心胸狹隘、嫉妒馬隆功績的宵小之輩,開始在皇帝耳邊進獻讒言。

他們繪聲繪色地描述,稱馬隆擁兵自重,在邊疆獨攬大權,威望過高,恐生異心。

皇帝初時並不相信這些無稽之談,但隨著讒言不絕於耳,心中也不免起了一絲疑慮。

於是,他下了一道密詔,召回馬隆。

馬隆接到詔書後,瞬間明白了其中的緣由。

但他胸懷坦蕩,毫無怨言。

他有條不紊地將軍務妥善交接給信任的將領,然後便帶著少數親隨啟程回朝。

朝堂之上,面對眾人的種種質疑,馬隆神色從容,不卑不亢。

他詳細地陳述了邊防的局勢,條分縷析敵我雙方的優劣所在,以及自己所採取的戰略戰術。

他言辭懇切,眼中閃爍著忠誠不二的光芒,向皇帝表明自己的忠心報國之心。

皇帝看著馬隆那堅定而真誠的眼神,心中的疑慮漸漸消散。

但為了平息朝中的悠悠眾口,皇帝還是暫時解除了馬隆的兵權,封他為一個閒散的官職。

馬隆對此並未在意,每日於府中靜下心來潛心研習兵法。

他在書卷中探尋著古人的智慧結晶,思考著如何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戰爭局勢。

同時,他還親自教導子弟武藝,將自己的一身本領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們,期望他們將來也能為國家效力,保家衛國。

他深知邊境的安寧只是暫時的,國家仍面臨著諸多潛在的威脅,仍需良將守護。

只待時機成熟,他必再次挺身而出,戍衛家國。

數月過後,邊境果然又傳來戰事。

敵軍捲土重來,而且此次聯合了其他部落,氣勢洶洶,來勢洶洶。

他們燒殺搶掠,無惡不作,邊境百姓再度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朝中的武將們聽聞此訊息,紛紛皺起了眉頭。

面對如此強敵,他們面露難色,心中都沒有十足的把握能夠戰勝敵軍。

皇帝心急如焚,在朝堂上踱步思考對策。

這時,他的腦海中突然浮現出馬隆的身影,想起了他曾經在邊疆的赫赫戰功和卓越的軍事才能。

皇帝不再猶豫,親自來到馬隆府上,表達了重新啟用他的意願。

馬隆聽聞皇帝的來意,心中感動不已,立刻跪地叩謝聖恩,表示願再赴沙場,為國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馬隆迅速行動起來,召集舊部。

那些曾經與他並肩作戰、生死與共的老兵們,聽聞他重掌帥印,紛紛毫不猶豫地前來歸隊。

他們相互擁抱,眼中滿是重逢的喜悅和對戰鬥的渴望。

很快,一支士氣高昂、鬥志昂揚的大軍集結完畢,馬隆率領他們奔赴邊疆。

到達之後,馬隆沒有急於發起進攻。

他再次深入敵陣,仔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