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隨夏侯尚圍攻江陵,一路上士氣高昂,對即將到來的戰鬥充滿信心。

張合來到江陵城下,只見城牆高聳,防禦森嚴。

但他毫無懼色,立刻安排攻城器械,組織士兵進攻。

城中守軍頑強抵抗,箭矢如雨般落下。

然而,張合觀察到城南角的防守稍顯薄弱,於是他集中兵力佯攻其他三面,暗中卻派遣一支敢死隊帶著輕便雲梯衝向城南角。

當守軍意識到中計之時,張合的敢死隊已然登上城頭,開啟了一個缺口。

隨著張合一聲令下,大軍如潮水般湧入城中。

夏侯尚看到此景,對張合的軍事才能更是欽佩不已。

拿下江陵之後,張合威名遠揚,周邊諸侯聽聞其名無不膽寒。

不久,曹操任命張合以特進、右將軍的身份隨曹真抵禦諸葛亮北伐。

張合深知諸葛亮足智多謀,不可輕敵。

到了街亭之地,他發現馬謖紮營山上,當即率軍截斷水源。

蜀軍頓時大亂,張合乘勢大破馬謖。

這一戰,使得諸葛亮不得不退回漢中。

張合也因赫赫戰功成為曹魏軍中舉足輕重的將領。

張合得勝歸來後,眾將皆賀,唯司馬懿心中不悅。

張合之威望漸盛,已隱隱威脅到他在軍中地位。

恰逢蜀軍再次來襲,司馬懿為主帥,張合為副將出徵迎敵。

蜀軍於祁山設伏,張合察覺地勢險惡,勸司馬懿謹慎進軍。

司馬懿卻以為張合怯戰,執意前行。

張合無奈,只得領軍在前小心探路。

行至一處狹谷,蜀軍喊殺聲起,矢石俱下。

張合率部奮力抵擋,雖死傷慘重但穩住陣腳。

此時司馬懿方知中計,欲退兵。

張合建議由他斷後,司馬懿應允。

待魏軍主力退去,張合卻被蜀軍重重圍困。

儘管張合勇猛無比,但寡不敵眾。

最後時刻,他仰天長嘆:“吾一生征戰無數,豈料今日亡於此地。”

終戰死沙場。

訊息傳回魏營,全軍悲慟。

而司馬懿表面哀傷,內心實則鬆了口氣,從此軍中再無制衡他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