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文武全才杜預(第3/5頁)
章節報錯
覺得此計甚妙,如醍醐灌頂,便將此事交由杜預全權辦理,委以重任。
杜預精心挑選了能言善辯、巧舌如簧之人出使胡人部落。
而他自己則在國內大力推行馬政,培育優良的戰馬,讓它們成為戰場上的利劍;並督促工匠們打造更加鋒利堅韌的兵器,為勝利增添砝碼。
數年後,晉朝的騎兵戰力大增,如虎添翼。
此時,胡人識破了之前的議和乃是晉朝的緩兵之計,惱羞成怒,如被激怒的獅子,舉大兵南下,妄圖給晉朝一個沉重的打擊,以洩心頭之恨。
杜預親率訓練有素、士氣高昂的騎兵迎戰。
戰場上,杜預鎮定自若,指揮有方,如定海神針般穩定軍心;騎兵們個個奮勇殺敵,視死如歸,如勇猛的獅子。
胡人沒想到晉軍的騎兵如今如此勇猛,漸漸露出敗象,如喪家之犬。
經過一番激烈的戰鬥,胡人元氣大傷,如霜打的茄子,多年內不敢再輕易侵犯晉朝的邊境,邊境得以安寧。
杜預再次立下赫赫戰功,成為了晉朝當之無愧的股肱之臣,朝著名垂青史的道路又邁進了堅實的一步,步伐鏗鏘有力。
不久後,司馬炎將目光投向了孫吳。
杜預敏銳地察覺到皇帝的意圖,遂上奏表示東吳末主孫皓殘暴不仁,倒行逆施,致使民心離散,如一盤散沙,此時正是攻打東吳的絕佳時機,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司馬炎聽聞,心中一動,如被點醒,當即任命杜預為滅吳之戰的統帥之一,委以重任。
杜預開始整軍備戰,厲兵秣馬,嚴陣以待。
他深知東吳的水軍實力強大,不容小覷,如蛟龍入水。
於是,一方面加強訓練己方的水軍,提升其作戰能力,讓他們成為水中的蛟龍;
另一方面,命令工匠製造出更大更堅固的戰船,以增強戰鬥力,為勝利保駕護航。
戰爭伊始,杜預巧用聲東擊西之計,如兵法中的神來之筆。
他令一路軍隊佯裝攻打長江北岸,成功吸引了吳軍的主力部隊,如調虎離山。
而他自己則親率精銳艦隊,直搗東吳的腹心之地,如利劍出鞘。
東吳的水軍倉促回防,卻在途中遭遇了杜預精心設下的埋伏,損失極為慘重,如羊入虎口。
接著,杜預乘勝追擊,率領大軍接連攻克數座城池,勢如破竹。
一些吳軍將領聽聞杜預的威名,心生畏懼,望風而降,紛紛獻城投降,如樹倒猢猻散。
最後,杜預率軍包圍了孫吳的都城建業。
孫皓妄圖負隅頑抗,作困獸之鬥,然而城內的軍民早已對他的殘暴統治忍無可忍,義憤填膺,將其綁縛出城,向晉軍投降,以迎王師。
至此,三國歸晉,天下一統,四海昇平。
杜預憑藉著自身的才華與智慧,成就了不世之功,名垂青史,流芳百世。
天下一統之後,杜預雖功高震主,但他生性低調謙和,不驕不躁。
他深知“飛鳥盡,良弓藏”的道理,於是向司馬炎請辭官職,欲回鄉養老,急流勇退。
司馬炎再三挽留,奈何杜預去意已決,最終只得應允,忍痛割愛。
在回鄉的途中,杜預看到曾經飽受戰亂之苦的大地如今呈現出一片繁榮昌盛的景象,心中滿是欣慰與喜悅,如春風拂面。
回到家鄉後,他過上了平靜的生活,悠然自得。
每日讀書寫字,怡然自樂。
偶爾,他還會教導村中子弟學問,將自己的知識和經驗傾囊相授,毫無保留,如同春風化雨,滋潤著幼苗茁壯成長。
然而,平靜的日子沒過多久,鄉間突然爆發了疫病,如惡魔肆虐。
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