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接著,他親自率領大軍乘船出擊。

他立於船頭,江風拂起他的披風,他的眼神堅定如鐵,指揮若定。

東吳水軍頓時陷入混亂不堪的境地,眾多戰船自顧不暇。

司馬昭指揮魏軍乘勝追擊,繳獲大量船隻與豐富物資。

他在戰場上的英姿,讓士兵們為之振奮,士氣高昂。

經此一役,司馬昭威名遠揚四方。

朝中大臣紛紛側目關注,有人對他的驚人才華與日益增長的勢力心懷忌憚,私下議論時,眉頭緊皺,憂心忡忡;

有人則渴望依附於他,以求榮華富貴,那熱切的眼神中充滿了討好與諂媚。

但司馬昭心中唯有家族大業,他帶著勝利的榮耀返回洛陽,繼續擔任洛陽典農中郎將一職。

在田間地頭,他與百姓交談,瞭解農耕之事;

在營帳中,他與將領們研討戰術,目光專注而認真。

一面致力於發展農業以增強國力,一面耐心等待下一次征戰的難得機遇。

恰逢皇帝欲冊封功臣,以彰顯其守衛國土的卓著功勳。

司馬昭戰功彪炳,自然位列其中。

朝堂之上,皇帝念及司馬昭的赫赫功績,決定冊封他為新城鄉侯。

司馬昭出班謝恩,態度謙卑恭謹,那微微低頭的姿態盡顯謙遜,口中高呼陛下聖明,聲音洪亮而誠懇。

然而,眾臣心中各懷心思。

一些老臣暗自皺眉,深深擔憂司馬昭權勢過盛,恐怕會形成尾大不掉的危險之勢,他們交頭接耳,目光中透著憂慮;

而年輕一派則羨慕不已,期望能夠追隨司馬昭成就一番驚天動地的偉大事業,那熱切的眼神中充滿了嚮往。

冊封過後,司馬昭回到家中。

他深知身處高位所帶來的不僅是無上榮耀,更有潛在的重重危機。

在書房中,他獨自沉思,面色凝重。

於是,他召集心腹謀士共同商議,決定一方面低調行事,以免引起皇帝的猜忌懷疑;

另一方面繼續擴充自身實力,但務必保持低調隱秘。

他利用新城鄉侯的封地,秘密招募賢能才俊。

在選拔人才時,他目光犀利,絕不放過一個可用之才。

同時密切關注各方戰事的動態變化,隨時準備再次一展宏圖,為司馬家最終奪取天下步步精心籌謀。

雖前途充滿艱難挑戰,但司馬昭目光堅定如鐵,滿懷信心。

那自信的神情彷彿一切困難都無法阻擋他前進的步伐。

幾日後,司馬昭收到密信,得知南方一處郡縣出現異動,似乎有反賊聚眾妄圖謀反。

司馬昭認為這是一個既能建立功勳又能吸納人才的絕佳良機。

他眼中閃過一絲興奮,立即著手準備。

他向皇帝稟明情況後,率領親信部隊迅速南下。

一路上,他與將領們商討戰術,神情嚴肅而專注。

到達郡縣附近,司馬昭並未匆忙進攻。

他先派人混入城中打探訊息,獲悉帶頭之人本是當地的望族,因不滿朝廷賦稅過於沉重而舉事。

司馬昭心生奇妙計策,單槍匹馬來到城下,表明自身身份並表示願與之進行談判。

對方首領滿心狐疑,但還是現身相見。

司馬昭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鄭重承諾減輕此地賦稅,併為百姓興修水利。

他言辭懇切,目光真誠。

首領猶豫良久,最終被司馬昭的誠意深深打動,率眾投降。

司馬昭此舉既成功平定叛亂,又收穫民心。

回朝途中,他偶遇一位名叫郭淮的青年才俊,交談之下發現此人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