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情深義重曹彰(第2/4頁)
章節報錯
曹丕當著曹操的面,誇讚曹彰功績,提出要與曹彰賽馬助興。
眾人來到馬場,比賽開始,那匹黃鬚白馬速度奇快,曹彰騎在馬上遙遙領先。
然而行至彎道處,那馬突然發狂,不受控制地衝向一旁的圍欄。
曹彰大驚失色,奮力勒馬。
待穩住馬匹後,曹彰發現韁繩上竟有細小割痕,乃是有人蓄意為之。
他望向曹丕,心中明白了幾分。
曹操見狀也覺事有蹊蹺,開始嚴查此事。
曹丕陰謀敗露,受到曹操重罰。
曹彰經此一事,雖心寒兄長所為,但念及家族和睦,還是選擇原諒曹丕,只願此後能專心衛國。
自此事後,曹彰更加謹慎行事。
他回到邊疆,繼續整軍備戰。
幾年間,蠻夷懾於曹彰威名,未敢再犯。
曹彰利用這段時間,大力發展邊疆經濟,鼓勵百姓開墾荒地,種植糧食。
一日,曹操病重的訊息傳來。
曹彰心急如焚,急忙趕回都城。曹丕見到曹彰歸來,心中五味雜陳。
曹操臨終前,召見二子。
他叮囑二人定要同心協力,莫要同室操戈。
曹彰伏地痛哭,表示謹遵父命。
曹操逝後,曹丕繼位。
曹彰恪守臣子本分,全心輔佐曹丕治理國家。
曹丕心中有愧,逐漸放下猜忌,與曹彰坦誠相待。
後來,北方匈奴蠢蠢欲動。
曹彰主動請求出徵,曹丕欣然應允。
曹彰率大軍北上,運用多年戍邊經驗大破匈奴。
凱旋而歸之日,都城百姓夾道歡迎。
曹彰與曹丕相視一笑,往昔嫌隙煙消雲散,從此兄弟齊心共護魏國江山社稷,曹彰也得以在青史留名,成為魏國人人敬仰的忠臣良將。
數年後,魏國內部漸漸穩定繁榮,曹彰已至中年,歲月在他臉上刻下了痕跡,但他的雙眼依然透著銳利。
一日,曹彰收到密報,南方百越之地似有異動。
他即刻進宮面見曹丕,請求南下巡查。
曹丕准奏,令他領一支精兵前往。
曹彰到達百越邊境,發現這裡民生困苦,原是當地官員貪汙腐敗所致。
他嚴懲貪官,開倉放糧救濟百姓。
百越民眾感恩戴德,叛亂之心漸息。
歸途中,曹彰路過一處山林,遇一群山賊打劫。
曹彰輕鬆制服山賊頭目,本欲嚴懲,卻發現山賊多是窮苦之人被逼無奈才落草為寇。
他心生憐憫,便招安這群山賊編入軍隊。
回到都城,曹彰向曹丕稟明一切。
曹丕對曹彰的處理大為讚賞,兄弟二人感情愈發深厚。
曹彰繼續為魏國鞠躬盡瘁,訓練新兵,改良兵器戰術。
他的名字成了魏國安穩昌盛的象徵,無論是朝堂還是民間,人們提起曹彰,皆是敬佩與讚歎,直至他年老壽終正寢,其忠義之名世代流傳。
曹彰去世後,魏國上下悲痛萬分。
曹丕更是親自為弟弟舉辦隆重葬禮,追思往昔種種。
多年後,魏國面臨新的危機,國力衰退,外敵環伺。
這時,一個年輕人橫空出世,長相酷似曹彰。
他聲稱自己乃曹彰後人,自幼聽祖輩講述曹彰事蹟,立志重振魏國榮光。
這位年輕人名叫曹凜,他迅速召集有志之士,其中不少是當年曹彰舊部的後裔。
他們憑藉曹彰留下的兵法謀略,開始訓練新軍。
面對強大的敵軍,曹凜毫不畏懼。
戰場上,曹凜彷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