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未來的曙光。

於是,苟曦心平氣和地蟄居鄉下。

他每日粗茶淡飯,身著粗布麻衣,親自下田勞作,與鄉鄰們相處融洽。

但那顆憂國憂民的心從未有片刻的安寧。

田間勞作時,他望著腳下的土地,思考著如何能讓國家繁榮昌盛,百姓安居樂業;夜晚仰望星空,他默默祈禱著正義早日降臨,國家重回正軌。

數月之後,朝中局勢風雲突變,猶如一場狂暴的颶風席捲而來。

司馬冏愈發驕縱跋扈,目中無人,行事愈發肆無忌憚。

他的種種惡行不僅引得百姓怨聲載道,更是引起了其他王爺的強烈不滿。

終於,長沙王司馬乂忍無可忍,拍案而起,率領大軍興兵討伐。

一時間,洛陽城內血雨腥風,喊殺聲震天動地。

百姓們緊閉家門,躲在角落裡瑟瑟發抖,祈禱著這場噩夢早日結束;官員們人心惶惶,如熱鍋上的螞蟻,不知何去何從。

不少朝臣在這混亂不堪的局勢中,猶如在黑暗中摸索的盲人突然看到了一絲曙光,紛紛想起了苟曦的清正廉明和赫赫戰功。

他們不顧個人安危,紛紛向皇帝進諫,言辭懇切地訴說著苟曦的冤屈,懇請恢復他的官職。

皇帝在這動盪不安的局勢中,也逐漸意識到自己之前的決策有誤,對苟曦的處置過於草率。

心生愧疚之餘,趕忙下旨召苟曦入朝。

苟曦接到聖旨的那一刻,眼中閃過一絲驚喜,但更多的是堅定和決絕。

他沒有絲毫的猶豫,迅速收拾行囊,整頓行裝,帶著對國家的忠誠和一腔報國的熱血,日夜兼程地趕赴京城。

此時的京城,宛如經歷了一場浩劫的廢墟,四處瀰漫著絕望和恐懼的氣息。

人心惶惶,百姓們飽受戰亂之苦,早已是疲憊不堪。

苟曦進宮面聖後,皇帝望著眼前這位面容剛毅、目光堅定的臣子,當即任命他為平亂將軍,將平復內亂的重任託付於他。

苟曦毫不猶豫地接過帥印,率領大軍如同一股洶湧的洪流,衝向那混亂的戰場。

他憑藉著往昔豐富的作戰經驗和出色的謀略,調兵遣將,排兵佈陣,一切都有條不紊。

戰場上,他身先士卒,衝鋒陷陣,那矯健的身姿和無畏的勇氣讓士兵們深受鼓舞,士氣大振;

營帳中,他與將領們挑燈夜戰,共商大計,不眠不休。

每一個決策都經過深思熟慮,每一個部署都力求萬無一失。

很快,內亂得以平定。

京城又恢復了往日的寧靜,百姓們重新走出家門,臉上洋溢著劫後餘生的喜悅。

皇帝龍顏大悅,在金碧輝煌的宮殿中,舉行了一場盛大而隆重的慶功宴。

席間,歌舞昇平,珍饈美饌琳琅滿目。

皇帝不僅重重賞賜苟曦金銀珠寶、綾羅綢緞,還賦予他整肅朝綱的重任。

苟曦大權在握,卻並未被權力的美酒灌醉頭腦。

面對曾經那些構陷自己的司馬冏黨羽,他並未選擇睚眥必報,以怨報怨。

而是秉持著公正公平的原則,一視同仁地對待每一位官員。

他深知朝廷歷經動盪,百廢待興,此時最需要的是團結一心,共同努力。

眾人皆對苟曦的廣闊胸懷和高尚品德感佩不已,紛紛稱讚他為當世賢臣。

經此一事,苟曦在朝中的地位舉足輕重,成為了眾人敬仰的物件。

他也將全部的精力投入到改革朝政弊端之中。

他廢除了一些繁重苛刻的苛捐雜稅,減輕了百姓的沉重負擔;

大力整頓官場的貪汙腐敗之風,嚴懲那些中飽私囊、魚肉百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