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文武全才杜預(第2/5頁)
章節報錯
地決定開城投降,以苟全性命。
當杜預率領部隊進入成都之時,百姓們夾道觀看,神色複雜,有恐懼,有無奈,也有對未知命運的迷茫和彷徨。
此役過後,蜀漢宣告滅亡,塵埃落定。
杜預因赫赫戰功得到了更多的賞賜與晉升機會。
他望著這片剛剛歸入魏國版圖的土地,心中感慨萬千,猶如波濤洶湧的大海。
他深知,這僅僅只是他傳奇仕途的一個開端,未來還有無數的艱難險阻、驚濤駭浪在等待著他。
而他,將憑藉自己的智謀和勇氣,繼續在歷史的長河中書寫屬於自己的璀璨輝煌篇章。
不久之後,司馬炎代魏稱帝,建立了晉朝。
杜預作為前朝的老臣,因其卓越的才能、高瞻遠矚的目光和忠貞不二的忠誠,備受新帝的倚重和信賴。
恰逢此時,荊州地區水患頻繁肆虐,如惡魔般無情地吞噬著百姓的家園和希望,百姓們苦不堪言,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猶如置身於人間煉獄。
杜預主動向司馬炎請纓,前往荊州治理水患,拯救黎民於水火之中。
他到達荊州後,沒有片刻的休憩和喘息,立即投身於繁忙而艱鉅的工作之中。
他仔細地考察當地的山川河流走勢,不辭辛勞地走訪百姓,詢問歷年受災的詳情,傾聽他們的疾苦和訴求。
經過深入的調查和研究,杜預發現舊有的水利設施不僅年久失修,破敗不堪,而且佈局極不合理,猶如一團亂麻。
於是,他下定決心組織民眾重新修建堤壩、開鑿運河,開闢一條通往安寧和繁榮的道路。
然而,在實施的過程中,遇到了不少棘手的難題和嚴峻的挑戰。
資金短缺,使得工程進展緩慢,如蝸牛爬行;勞力不足,導致工程進度受阻,停滯不前。
面對這些困境,杜預沒有絲毫的氣餒和退縮。
他一面上書朝廷,言辭懇切、情真意切地請求撥款支援,以解燃眉之急;一面合理地安排勞力,動員當地的富戶出資助力,共克時艱。
他親自深入百姓之中,耐心地向他們解釋水利工程的重要性和長遠利益,如春風化雨,滋潤著人們的心田。
經過數年堅持不懈、鍥而不捨的努力,荊州的水利工程終於大功告成,圓滿竣工。
不僅肆虐多年的水患得以平息,如猛獸被馴服;而且農田的灌溉條件也得到了極大的改善,糧食產量大幅增加,如芝麻開花節節高。
百姓們對杜預感恩戴德,為他立碑頌德,稱讚他的功績,他的名字如雷貫耳,傳遍了大街小巷。
杜預之名更是傳遍了朝野上下,如星辰閃耀。
但他並未因此而驕傲自滿,居功自傲,反而更加勤勉於政務,兢兢業業,如老黃牛般默默耕耘。
他深知天下初定,仍有許多隱患尚未消除,他要繼續運用自己的才能和智慧,為維護國家的穩定和繁榮貢獻力量,堅定不移地向著成為一代名相的目標穩步前行,步伐堅定,目光如炬。
一日,邊疆傳來緊急戰報,北方的胡人蠢蠢欲動,如惡狼般頻繁進行小規模的騷擾,邊境百姓不得安寧,生活在恐懼和動盪之中。
司馬炎緊急召見杜預商討應對之策。
杜預仔細閱讀完戰報,沉思片刻後說道:
“陛下,胡人性情狂野,桀驁不馴,擅長騎射,若我們正面強攻,恐怕會損兵折將,得不償失。臣以為,可先派遣使者前去議和,許以些許好處穩住對方,讓他們放鬆警惕,如同溫水煮青蛙。同時,我們在暗中加緊訓練騎兵,改良兵器,提升我軍的戰鬥力,厲兵秣馬,以待時機。待時機成熟,再一舉出擊,必能取得勝利,一舉定乾坤。”
司馬炎聽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