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漢宗親劉璋(第3/5頁)
章節報錯
釘肉中刺一般難以忍受。
一日,張任秘密求見劉璋,
“主公,劉備此人野心勃勃,雖說法正說得好聽,可我們怎能輕易相信他?”
張任的聲音急切而憤怒。
劉璋卻擺擺手,
“事已至此,且看其行吧。”
劉璋的語氣中帶著一絲無奈和疲憊。
張任見勸說無用,便暗自決定要找機會除掉劉備以絕後患。
那決心如同鋼鐵一般堅定。
不久後的一次軍事會議,各方將領皆在營帳之中,氣氛嚴肅。
張任悄悄拔刀靠近劉備,那刀刃在陰影中閃爍著寒光。
就在即將出手之時,營帳外一陣騷亂,喊叫聲、兵器碰撞聲交織在一起。
原來是曹操派刺客來襲。
劉備身邊的護衛立刻護主,刀劍相交,火星四濺。
張任刺殺不成反被困在混戰之中。
待刺客被擊退,劉備看向張任,眼神複雜,有憤怒、有疑惑、也有一絲惋惜,
“將軍為何如此心急?此時吾等應同仇敵愾。”
張任咬牙切齒,
“哼,汝終究包藏禍心。”
他的眼神中充滿了仇恨。
劉璋聽聞此事趕來,呵斥了張任,這場風波才暫時平息,但劉備與劉璋之間的聯盟已然產生了一道不易察覺的裂痕,如同一道細微的傷口,雖不明顯,卻隱隱作痛。
此後,劉備行事愈發小心謹慎,生怕再被人算計。
而劉璋心中也有了疙瘩,對劉備不再全然信任,那信任如同破碎的鏡子,難以復原。
數日後,曹操大軍壓境。
旌旗蔽日,黑壓壓的一片如烏雲壓城。
劉備與劉璋不得不再次商討禦敵之策。
但此次商討,氣氛壓抑沉悶,雙方各懷心思,那心思如同暗河在地下流淌,難以捉摸。
正當眾人僵持不下時,法正站了出來,他的身影在燭光下顯得堅定而果斷,提議道:
“如今外敵當前,若內部猜疑不斷,必敗無疑。
不如主公與劉皇叔各出一軍,分開迎敵,也好互相監督。”
法正的聲音打破了沉悶的氣氛。
劉璋和劉備對視一眼,目光交匯,均覺此法可行。
於是,兩軍分別出發。
馬蹄聲、腳步聲、車輪聲交織在一起,揚起漫天塵土。
行軍途中,張任故意率軍拖慢速度,脫離大部隊,而後設下埋伏,準備襲擊劉備後軍。
他的眼神中透著狠辣和決絕。
豈料劉備早有防備,原來劉備暗中派人監視張任動向。
兩軍激戰,喊殺聲、慘叫聲響徹雲霄。
張任不敵被俘,他的臉上充滿了不甘和憤怒。
劉備將張任押至劉璋面前,
“此乃君之臣下,如何處置,全憑君意。”
劉備的聲音平靜而威嚴。
劉璋望著張任,面露猶豫之色,畢竟張任忠心耿耿,然而他此舉破壞聯盟也是事實。
最終,劉璋長嘆一聲,那嘆息聲彷彿包含了無盡的無奈和疲憊,下令將張任囚禁起來,這場內鬥暫告一段落,而他們能否抵禦曹操,仍是未知之數,如同迷霧中的道路,模糊不清。
劉璋雖囚了張任,但心中煩悶不已,如一團亂麻。
這日夜裡,他獨自踱步於營帳之中,腳步沉重而緩慢。
思忖著當下局勢,眉頭緊鎖,如兩座小山。
忽聞帳外喧譁,原來是曹操派細作前來勸降。
劉璋大怒,雙目圓睜,欲斬來使,卻被謀士勸阻。
謀士言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