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首領見狀,妄圖繞開曹休直取曹操。

曹休敏銳地察覺其意圖,大喝一聲,聲如洪鐘,縱馬截擊,幾個回合便將刺客首領斬於馬下。

其餘刺客見首領已死,頓時軍心大亂,四散奔逃。

經此一事,曹休護主之功令曹操感動不已,賞賜無數珍貴之物。

曹休之名亦威震天下,成為曹操麾下不可或缺的中流砥柱。

此後,曹操揮師南下,意圖奪取荊州劉表之地。

曹休隨軍出征,戰船如雲,遮蔽了江面。

曹休站在船頭,望著滔滔江水,心中滿是豪情壯志,彷彿已看到勝利的曙光。

及至來到關羽鎮守的荊州要地,曹操欲派一軍佯攻以吸引關羽的注意,曹休再次挺身而出。

他率領本部人馬,巧妙地多設旌旗,擊鼓吶喊,製造出浩大的聲勢前行。

關羽聞報,果然率領大軍前來應對。

曹休與關羽對峙,並未貿然進擊,而是沉穩地堅守營寨,不時派出小隊騷擾蜀軍。

時日既久,關羽漸生疑惑,此時曹操主力已繞道奇襲後方。

曹休看準時機,忽然發起猛攻,關羽一時難以招架,只能暫且撤退。

荊州之戰勝利後,曹操論功行賞,曹休功勞卓著,被擢升為中領軍。

曹休上任之後,雷厲風行地整肅軍紀,嚴格選拔賢能之才充實中軍。

他時常回憶起自己曾經孤苦無依投身曹操帳下的往昔歲月,感慨萬分。

如今能有如此成就,皆是主公的知遇之恩與自身不懈努力所致。

他決心更加忠誠勤勉,全心全意輔助曹操平定四海,以不負此生的遠大抱負。

然而,曹操的勃勃野心引起了各方勢力的聯合對抗。

孫權與劉備結盟,意圖共同抵禦曹操的強大攻勢。

曹操因此面臨巨大的壓力,不得不召集眾將商議應對之策。

曹休進言道:“主公,如今孫劉聯軍士氣正盛,鋒芒畢露,我軍切不可與之正面硬拼。

可先佯裝敗退,示敵以弱,再尋機斷其糧道,使其陷入困境。”

曹操思索片刻,點頭稱善,對曹休的計策表示認可。

曹休領命而去,親率輕騎悄悄迂迴至敵軍後方。

但孫劉聯軍早有防備,設下重重陷阱。

曹休不慎陷入埋伏,一時間箭如雨下,身邊的將士不斷倒下,傷亡慘重。

曹休奮力抵抗,心中深知一旦失敗,曹操大軍將陷入萬劫不復的危險境地。

正當危機時刻,曹操派來的援軍如神兵天降般趕到。

原來曹操深謀遠慮,料到可能有變,提前安排了接應。

曹休重振精神,與援軍齊心協力,奮勇衝破敵人的重重包圍。

經此一役,曹休深刻地認識到孫劉聯軍不容小覷,實力強勁。

他回營後痛定思痛,重新制定戰略,力保曹操大軍穩步推進,耐心等待更好的戰機以破敵,曹操對他也越發倚重,視為心腹。

不久,曹操決定與孫劉聯軍在赤壁展開決戰。

曹休雖覺此舉不妥,但曹操心意已決,難以更改。

大戰當日,東吳周瑜巧用火攻之計,曹軍頓時大亂,陷入一片火海。

曹休眼見火勢兇猛,戰船紛紛起火,心急如焚,趕忙組織本部兵馬全力救援。

他一邊奮力救火,一邊聲嘶力竭地穩定軍心,高呼:“莫慌,隨我突圍!”

曹休率部奮勇作戰,然敵軍圍堵嚴密,猶如鐵桶一般。

這時,他發現一艘小船似有機可乘,便果斷率親信登上小船突圍。

途中遭遇江東水軍攔截,曹休挺槍力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