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炎則身著寒光閃閃的甲冑,英姿颯爽,帶著一群堅定的擁護者昂首闊步走向大殿。

曹奐試圖集結僅存的微弱兵力進行最後的抵抗,然而那些士兵在看到司馬炎浩浩蕩蕩的大軍時,大多心生畏懼,紛紛棄械投降,不願為曹奐做無謂的犧牲。

司馬炎站在大殿之外,聲音洪亮如鍾,高聲宣稱:

“陛下,如今曹魏氣數已盡,天下在吾司馬氏的治理下,必將迎來繁榮昌盛的新時代。”

曹奐望著步步逼近的司馬炎,自知大勢已去,無力迴天,只能無奈地顫抖著雙手,望著司馬炎緩緩走進殿內。

司馬炎當著滿朝文武的面,從容不迫地拿出早已精心擬好的禪位詔書。

曹奐望著那詔書,眼中滿是絕望與無助,顫抖著手接過筆,在詔書上籤下了自己的名字,彷彿簽下了曹魏的命運終結。

司馬炎就此即位為帝,國號晉。

他登基之後,大赦天下,以顯仁德。

對於曾經支援曹魏的舊臣,只要願意歸順,皆給予優厚待遇,以安人心。

而後,司馬炎積極推行改革,大力發展經濟,鼓勵商業貿易,興修水利,開墾農田。

同時,司馬炎還著手製定律法,強調法律的公正與嚴明,對犯罪行為進行明確界定和嚴厲懲處,以維護社會秩序的穩定。

司馬炎制定的律法中,對於盜竊行為,根據盜竊財物的價值大小來定罪量刑。

盜竊數額較小者,處以笞刑和罰金;數額較大者,則加重刑罰,可能會被判處監禁和勞役。

對於搶劫這種暴力犯罪,一律嚴懲,犯罪者不僅要受到重刑,還可能被髮配邊疆。

在貪汙腐敗方面,律法規定,官員貪汙受賄達到一定數額,將被革職查辦,沒收財產,並處以嚴厲的刑罰,包括流放甚至死刑。

同時,建立了嚴格的監察制度,鼓勵百姓舉報貪汙行為,對舉報人給予保護和獎勵。

在民事糾紛方面,律法注重調解和公平裁決。

對於土地糾紛,根據土地的歸屬證明和實際使用情況進行判斷;

對於債務糾紛,明確了還款的期限和方式,保障債權人的合法權益。

此外,司馬炎還強調法律的普及和教育,要求各級官員向百姓宣傳律法,使民眾知曉自己的權利和義務。

在司馬炎的治理下,晉國在初期呈現出一片繁榮興盛的景象,開啟了西晉王朝的新紀元。

司馬炎雖成功建立了西晉,然而其心中的憂慮卻未曾完全消散。

他深知這天下初定,根基未穩,人心尚處於浮動不安的狀態,邊境亦時有異族虎視眈眈,暗中窺視。

一日,探子匆匆來報,言北方匈奴蠢蠢欲動,似有南侵之意。

司馬炎聞之,立即召叢集臣於朝堂之上,共商應對之策。

朝堂之上,氣氛緊張而凝重。

有臣子主張出兵征伐,以雷霆之勢擊之,彰顯國威;

亦有臣子提議和親安撫,以避免戰火紛飛,百姓受苦。

司馬炎手撫下巴,沉思良久,最終決定先派使者前去探察匈奴虛實,瞭解其兵力部署、內部情況以及作戰意圖,再做定奪。

使者肩負重任,快馬加鞭奔赴匈奴之地。

歸來之時,詳細言說匈奴內部並非鐵板一塊,幾大部落之間矛盾重重,各自為戰。

司馬炎聽聞,心生一計,暗中派人聯絡其中勢力較弱的部落,許以豐厚重利,挑撥離間,令其內亂。

果然,匈奴內部紛爭乍起,各方勢力為爭奪權力和資源,互相攻伐,一時間無暇南顧。

國內,司馬炎大力發展農業,鼓勵百姓開墾荒地,提供農具和種子,並減免賦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