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幾乎寸草不生,一半沙漠,一半冰川。鮮有人至,這裡多有隱世高人,或有源師閉關修煉,也有幾處少有外人知的地下城。

通往超宇位面的空間門處於沙漠和冰川交界線的中間位置,這條交界線長達數萬公里,也是極南之地唯一生有草木的地方。

空間門再往南幾千公里,便是本屆朝天闕比賽第二關的目的地。數萬平方公里的綠洲地帶,居住著數十萬只獨居生物,說是生物其實也不恰當,而是億萬年前,空間門還不穩定之時,無數殘缺的刀叉劍戟從超宇位面散落到青蘭大陸。

經過億萬年的演化,眾多武器上殘留的位面神力演化出自我意識,成為器靈,它們的修為有強有弱,但是對於青蘭大陸上的人來說,它們有一個共同且相同的誘惑——它們的主體也就是生骨,可以與源師的本源之力融合。

寧萏不禁頭大抱怨道:“又是魂靈,又是生骨,難不成朝天闕是要造人啊。”

寧菡的抱怨觸動了林鴻的記憶,《五行書》第五章的煉佔了書籍的一半篇幅,初得五行書時林鴻只能看懂幾個字眼——“煉”“源獸”“五源”“五珠”,如今,林鴻推敲出“亡靈乃天地之輪迴,取之為血肉”,“氣、木等萬物皆可做骨,唯同心同力可為中骨”,“天地本源,始於心,始於自然,魂,可求而不可得”,“可固魂,可練獸,可飛昇,本源皆具而五行不限”。

,!

這前兩關的目標竟與《五行書》的前兩步出奇地吻合,林鴻地思維大開,推敲出煉之意:五行之力可用來煉製生命體,生命體的骨可使用世間的萬物,但是若想有完美的效果,必須是可以融合源師意識和本源之力的物體;生命體的血肉可用亡靈的源靈來製作;按書中所述,生命體的魂,是極為難得。目前應該有兩種方式:其一,亡靈的源靈融合成魂靈煉製;其二,天地間誕生幾萬億年,一直存在於天地間的生命體或許有。

這三種準備妥當時,即可煉製生命體,生命體的五行之力取決於純粹本源珠的數量,本源珠的獲取卻是最為簡單,屆時只要集齊金木水火土五顆源珠,煉製一隻五行源獸便唾手可得。

他心中陡然一驚,上官院長或許有著驚天的謀算,但沒到最後一個任務,他不敢妄下定論。

卷軸並不只是記錄了第二關的任務目標,背面還附有一卷秘法:避源法陣。

避源法陣,無品無階。

初習此陣者,以自身本源凝結壁壘,壁壘之內,包括源師和源獸在內的所有源靈感應本源之力受限,法陣之內本源之力不可迴圈再生,五行元素與外界完全隔絕

法陣小成者,法陣不再需要本源之力的凝結和維持,本源與天地相通,天地不再虛無縹緲,將和本源一樣隨心意而動,隨意願而行,陣眼即為佈陣者,人與天地同體,實是心與天地一體,視天地即是吾身,將以天地為壁壘,壁壘之內,包括源師和源獸在內的所有源靈感應本源之力受限,此與初習此陣時有質的不同,前者為本源化陣,後者為心意成陣。

法陣大成者,同樣以佈陣者為陣眼,以天地為壁壘,只是吾身即是天地,以吾身為壁壘;壁壘即是牢籠,也是陣眼,還是天地,遂這天地便為牢籠。

但是,修煉避源法陣有兩個必要的前提:第一個苛刻的條件為,佈陣者必須包含所有五行元素的人,不過這對於朝天闕的參賽隊伍來說,隊員涵蓋五種元素已是歷屆的組隊慣例,所以第一個必要前提並不難滿足,難的是第二個條件:本源感應為佳者方可順天地之變、感天地之物,從而引天地之力為五行之力。

朝天闕之所以將此陣法放於第二關,是因為此法陣可檢測器靈是否具有成長性。

器靈本為天地之物,由於源師或者源獸常年注入帶有神識印記的本源,使得武器逐漸演化成自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