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桂離開福州出海後的第一站並不是瀛洲,而是它下方的夷洲。

夷洲,臺北。

儘管此時已經入冬,但由於地理位置靠近南方,夷洲依然保持著如春的溫熱氣候。

整個夷洲山地居多,僅有沿海的一小部分地區形成了平地,甚至嚴格來說,這隻能被稱為環形區域。

然而,這一切對於朱桂而言顯然早已心中有數。

他決心動用全島之力修建道路,將這片海岸平原地帶利用起來,構建環繞整個島嶼的快速路網,並設定行政分割槽進行管轄,彼此相互制約。

建設工作已經在進行了,因此朱桂對此並不太過擔心。

在軍事力量完全掌控了局勢的情況下,他對任何反對聲音都不太在意。

不過將來自己並不能常駐此地,因此需要在這裡指定一名管理者。

這正是朱桂這次前來的目的。

剛剛下船後,朱桂便徑直趕往臺北府衙。

眾人正忙於手頭的工作,並未提前得到朱桂蒞臨的通知。當王子突然現身時,他們均感驚訝不已。

自從遵循了這位年輕領導者的奮鬥哲學後,大家幾乎無暇休息。

與其說是他們的選擇,不如說是因為怕被替換。一旦落得如此下場,在這種條件下,他們只能去從事苦力勞動了。

他們這些文官體弱力薄,哪裡能與那些長年辛勞的民眾相比?

更不用提那些因應徵加入的年輕勞動者了。

“殿下,您是什麼時候到的?為何不事先告知屬下,好讓卑職前來迎接?”

直到有人暫時停下手中文書抬起頭才注意到朱桂的存在。

“殿下來了多久了呢?”

聽聞訊息的人緊張極了,急忙詢問身旁侍衛。

那名侍衛老實回答:“殿下到了約莫半個時辰左右。”

“很好啊,看來你們很專心,直到我待了很久才被發現,值得稱讚。”

就連本該是批評的話語,由朱桂口中說出來竟然帶有讚賞意味。

眾人感到既尷尬又無奈。

而韓信則認為這樣的殿下實在非常特別。

按照歷史功績而言,這位殿下的行為堪稱典範。

他的所作所為,更是開創了一個先河。

其他人看到這一幕也跟著吃驚不已,心裡暗想:竟然是他!

“請殿下高抬貴手,再這樣下去老朽真是活不成了……”

一位頭髮花白的老者眼淚都快掉了出來,見到朱桂之時,差點沒站穩。

對於這種情況,朱桂只能微笑著回應道:“老先生勿驚,我不為難你們,只想宣佈接下來冬季三項重大安排。”

“也就是俗稱的‘三步走’戰略。”

話音落下,所有人額頭上不禁滲出冷汗。

你還說不是來催促我們工作加速。

回憶起過去每一次來訪都帶著任務——比如上次挖山洞工程還未徹底完成,現在卻又計劃制定冬季三大舉措。

可誰叫命運安排呢?

“願聞殿下吩咐,定當全力以赴協助實施。”

在這群人裡尚且稱得上年輕的那位開口回應。

看著對方態度良好,朱桂滿意地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