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他問:“小十三,你覺得應該如何應對草原的問題?”

朱元璋這一問,滿朝文武的目光齊刷刷落在了朱桂身上。

朱桂微笑著走出佇列,從容不迫地道:“兒臣以為,對待草原必須要有長遠之計,徹底斷了他們覬覦我中華之心!”

此言一出,殿內皆驚。

這番宏願人人心中都有,卻極少有人能想到真正的實施辦法。

“難道代王真有萬全之策?”有官員按捺不住,代表眾人問出了心聲。

朱桂輕輕點頭:“小王雖不才,倒也琢磨出了一套法子。”

眾人眼眸一緊,朱桂真有辦法?

一時無人言語,都在等朱桂亮出底牌再做評論。

朱桂接著說:“我有兩個方案。其一,分而治之,削弱其實力。草原氣候惡劣,造就了他們剽悍的民風,雖然人口少於中原,但一旦團結起來便對中原構成威脅。我們需分化他們的部落,將草原各部劃地而治,且規定不得相互侵犯,違者重罰。比如將他們分成數百個小部族,彼此間沒有隸屬關係,力量自然分散,無法凝聚成勢,也就無法對我們構成威脅。”

眾人微微頷首,這方法確實高明,分化而非拉攏打擊,避免了反噬的風險。

“繼續。”朱元璋點點頭,示意朱桂往下說。

朱桂接著道:“其二,以宗教制約其發展。北方遊牧民族之所以強大,是因為他們兇猛善戰,好侵掠,如若改變這種風氣,可在遊牧民族中推廣佛教。凡信奉佛教者,可免兵役、勞役,並享受其他特權。此策若得以推行,久而久之,遊牧民族的生活將圍繞唸經拜佛,心靈得到淨化,鬥志消磨,再無向外侵掠之心。”

朱桂的策略一出,朝堂之上陷入了死寂。

所有人瞪大眼睛,難以置信地望著朱桂,彷彿見了鬼。

朱元璋和朱標也在其中,父子倆同樣震驚不已。

他們從未想過,在中原忌憚宗教力量之時,朱桂竟欲將宗教變為利劍,直指千年宿敵的心臟!

他們從未設想,宗教竟也能成為一種武器!

“老臣認為,代王此計甚是高妙!”一位年邁的大臣激動地站出來力挺朱桂。

朱桂的策略,簡化來說就兩點。

一是透過分化限制遊牧民族規模,利用歸降的北元官員強制執行,使遊牧民族喪失凝聚力,無力大規模入侵。

二是從精神層面入手,同樣藉助歸降官員,在草原內部推廣,讓其民族性情大變,沉浸於誦經禮佛,失去南侵的意願與衝動。

這兩手並施……

要搞定那些草原上的部落,得從兩頭下手:

一方面是拆分他們的組織,讓他們散了架;

另一方面嘛,得從心底裡削弱他們的鬥志!

這樣一來,那些個英勇善斗的牧民們,時間一長,可不就成了啥也幹不成的廢柴!

等到那時候,他們哪還有本事威脅咱們中原的安寧?

這法子,可是一箭雙鵰,省心得很!

朝廷裡的官員們,大多心裡頭門兒清,年輕輕的朱桂,腦子咋就這麼靈光呢!

大家夥兒一個接一個站出來,朝著朱元璋賀喜道:

“陛下英明!微臣認為,代王這策略確實可行,要是照此辦理,大明再也不必憂心北方之患啦!”

“陛下萬歲!微臣也贊同,代王殿下的計策,定能保我邊疆永享太平!”

“陛下,請允許微臣提議,即刻執行代王殿下的戰略吧!”

……

一番琢磨下來,大臣們都心照不宣,朱桂這招數,說不定真能解決中原跟遊牧民族糾纏千年的老難題!

朱元璋聽了朱桂的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