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直徑足有幾丈!(第2/2頁)
章節報錯
眼裡流露出幾分讚許。
在場這麼多藩王、國公,唯獨陶光嘯發現了煤炭鍊鐵的異常。
不愧是靖難之役的幕後策劃人!
未來的暗中丞相!
觀察細緻入微啊!
朱桂略作停頓,笑著解釋道:
“我用的並非普通的煤炭。”
“我採用的是一種新研發的技術,名叫煉焦法,‘焦’就是焦炭的意思。”
“經過特殊煉製的焦炭,能到達一般焦炭達不到的高溫。”
“因此,熔鍊鐵礦為鐵水就變得輕而易舉了。”
聽完朱桂的解答,陶光嘯恍然大悟,連忙拱手道:
“多謝殿下解惑!”
霍匡聽了這話,心中震撼不已!
他簡直驚呆了!
這又是鍊鐵,又是煉焦的!
原來朱桂是個無所不能的人才啊!
身為老將的霍匡,清楚煉焦又鍊鐵的意義所在!
這意味著掌握了這項技術的朱桂,
隨時可以大批次製造武器和盔甲!
而且透過朱桂新技術製造出的兵器盔甲,品質將遠超同類產品!
換句話說,
朱桂的新技術將對明朝的兵器製造業產生巨大沖擊!
霍匡強忍內心的震撼,沒有直接點破,只是默默地看著朱桂。
這位代王,不簡單吶!
“我帶各位去別處看看吧。”
朱桂望著一臉震驚的眾人,微笑著說,大家都沒反對。
之後,朱桂帶著大家參觀了其他工廠。
其中,生產水泥的工廠佔了工業區的一半。
霍匡得知水泥的用途後,立即提出要建一座水泥房。
接下來是工藝品工廠。
朱桂的工廠已能生產現代玻璃,這能碾壓琉璃的存在!
到時候又能狠狠賺達官顯貴們一筆,這是個撈金的行業!
還有其他各種製造工廠,它們共同構成了工業區的面貌。
至於讓眾人情緒起伏最大的鋼鐵廠,
實際上只佔了工業區一小部分的生產。
畢竟,煉焦加鍊鐵,直接就能生產兵器。
所以,這對明朝目前的政治環境來說比較敏感。
因此,朱桂故意限制了產量。
朱桂把鋼鐵的產量控制在剛好能滿足修建鐵路和製造蒸汽機的程度。
當然,這只是朱桂有意壓制的結果。
只要朱桂願意,
隨時能讓鋼鐵廠達到最高產量,
日產三萬斤生鐵!
霍匡等人參觀完朱桂的工業區後,
整個人都飄飄然了!
工業區的一切對他們來說太過奇幻!很多東西彷彿天外來物!
可這些似乎只有神仙才能造出來的東西,朱桂卻硬生生造了出來!
這讓眾人既震撼又畏懼,同時也有欣慰。
霍匡心裡開始揣摩,
要是朱元璋知道了朱桂工業區的狀況,臉上的表情一定很精彩!
眾人走出工業區。
霍匡站在工業區門外幾步遠,回望著這個龐然大物,心中感慨頗多。
“代王殿下,建造如此規模的工業區,怕是花了不少銀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