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計程車兵,都是軍中的精英。

透過這次戰爭,也能讓朱元璋見識到這些士兵的不凡。

畢竟,他們是一支完全獨立於大明朝的軍隊。

這也是朱元璋預設的,讓朱桂擁有屬於自己的軍事力量。

此刻的朱元璋,對此事也是無計可施。 如果不是朱桂對大明朝的貢獻實在太過巨大,讓許多國家都忌憚得不行,恐怕早就有人想方設法要除掉朱桂了。所以,為了讓朱桂有更好的保護,才允許他自己組建軍隊。這樣一來,朱桂就有了自己信得過的人。但如果讓皇室直接派人保護,有時候風險未免太高。只有朱桂自己建立的軍隊,才能更放心。如今,朱桂已經做好了一切準備。第二天一早,他就來到了皇宮裡。這事也被大臣們知道了,他們對此事同樣感到非常憤怒。一個外國使者,竟然敢在皇上面前出言不遜,這對於大明朝的任何一個大臣來說,都是無法容忍的,更別提朱桂還是太子了。

“九六零年。”

“父皇,兒臣的軍隊已經整裝待發,打算明日啟程。”朱桂望著朱元璋說。

朱元璋聽後輕輕點頭,滿朝大臣也都一臉激動地注視著朱桂。

“太子殿下,這次一定要給對方一個教訓,竟然敢在陛下面前放肆,得讓他們知道後果!”一位大臣激動地說。

這話讓朱桂更加堅定了決心,這正是他們出兵的目的所在。

“父皇放心,十三定會萬分小心。這次不同於陸地,海上必然更加兇險。不論勝敗,最重要的是保護好自己,一旦情況不妙,立刻撤退。”朱元璋滿是憂慮地說。

“父皇請放寬心,我已做了萬全準備。這次出征的部隊都是我親自訓練的,我相信他們。我們一定能在確保安全的同時,讓對方付出應有的代價。”朱桂堅定地說。

聽到兒子這番話,朱元璋心中的石頭才落了地。於是決定第二天為他們送行。這場戰爭不僅僅是討伐那個國家,更重要的是展現大明朝的整體實力,讓周邊國家看看,大明絕非他們可以隨便欺侮的。儘管許多國家都知道大明朝的實力強大,但到底有多強,他們其實並不瞭解。正好藉此機會,徹底展現大明朝的強大。第二天,朱桂帶著軍隊離開了代王府,列車疾馳在鐵軌上。民眾也得知了此事,鐵路旁站滿了送行的人群。望著周圍的老百姓,朱桂瞬間感到肩上擔子的沉重。身為大明朝的太子,他有責任守護好這個國家,更何況他將來還要成為大明的皇帝,那時肩負的責任將更加重大。

經過兩天的行程,他們順利到達了海邊,艦隊已經在那裡等候。下火車後,朱桂馬上命令士兵們登船,朱元璋則帶領著大臣們在一旁相送。士兵們上船後,朱桂轉向朱元璋,隨即跪倒在父親面前。

“父皇,兒臣此去,必會為大明揚威。”

朱元璋一邊點頭一邊扶起了朱桂,心中堅信朱桂一定能凱旋。這是他最滿意的兒子,在眾多皇子中最為出色。雖然以前對他諸多不滿,但現在卻有著難以割捨的情感。他們父子間的隔閡也少了許多,朱元璋已完全理解了朱桂,不再有之前的偏見。他現在最大的願望,就是朱桂不要有任何意外。畢竟是大明朝的太子,若有個閃失,損失可不小。

一番道別後,朱桂轉身登船。隨後,所有船隻解開錨鏈,在眾人的目光中緩緩駛離海岸。望著逐漸遠去的陸地,朱桂心中百感交集。此行不知何時能歸,如果一切順利,或許一個月內...

在一旁的韓信也十分擔心地望著朱桂。

“太子殿下,您還是早點回船艙吧,海上風寒,容易生病。”

朱桂聽後微笑點頭,這海風確實冷得刺骨。畢竟正值初春,氣溫並不高,但這只是暫時的。一旦到達東南亞,氣溫就會升高,到時他們就能脫下厚重的衣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