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最新的情報顯示,坐鎮草原的燕王朱棣敏銳捕捉到了瓦剌與韃靼蠢蠢欲動的跡象。

於是,他採取了先發制人的策略,秘密策反了一支強大的部落,將其變為內應潛伏於敵方內部。

而瓦剌與韃靼對此渾然不覺。

他們甚至邀請這位大部落一同圍攻明朝的邊防軍。

結果,在這位大部落作為內應的協助下,朱棣親自率領精銳親衛部隊突襲,輕而易舉地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

一舉殲敵七萬餘眾!

在陶光嘯精心編撰的戰報中,朱棣不再是邊緣角色。

他先是主動策反草原部落,隨後更是親自披掛上陣,一戰定乾坤。

正是這一系列行動,平息了草原的叛亂。

至於策反大部落之事,只要大部落自己不發聲,外人無從得知真相。

加之大部落歷來對明朝使者的冷淡態度,他們自然不會出面否認。

此外,關於朱棣親率精兵奇襲的情節,為了圓謊,陶光嘯還親自率隊深入草原,製造了一場針對不明部落的襲擊。

雖然目標並非瓦剌或韃靼,但至少有人目擊到行動,足以應對質疑。

況且,朱棣的親衛部隊不過數千人,規模不大卻忠誠可靠,便於陶光嘯的操作。

這一切,都是為老朱精心佈置的局。

隨即,朱元璋將燕王府呈遞的戰報分發給群臣傳閱。

此刻的老朱面上洋溢著得意之色,

似乎在無聲宣告:自己不僅有朱標、朱桂這樣的傑出子嗣,

更有如燕王朱棣這般卓越的兒子!

優秀的兒子何其多!

這怎能不讓老朱好好炫耀一番?

“燕王這手棋,高啊!”

“策反草原部落,使之成為我大明的內應,一舉擊潰瓦剌和韃靼的七萬雄師!燕王威武!”

“太強悍了!戰報上說燕王可是全殲了那七萬蠻族軍隊!繼代王之後,我大明又出了一位戰神!”

“說起來,被燕王策反的那個部落名字也挺有意思,竟然叫大漢!”

群臣傳閱戰報,個個面露驚愕。

眾人未曾料到,平日裡低調行事的燕王朱棣,一出手便是如此石破天驚——

一舉消滅七萬敵軍,立下赫赫戰功!

同時,聯想到朱桂,群臣心中的震撼更甚。

許多身為父親的官員更是滿腹疑惑:

朱家的孩子為何如此出色?

除了早有盛名的朱標,文武雙全的朱桂之外,

如今又冒出一位戰神級人物!

這讓同為父親的官員們豔羨不已。

若非老朱身為大明皇帝,他們定要討教一番育兒經,

怎能讓子女如此成才?

“哈哈!”

“老四既是我兒,自非凡品。”

朱元璋聽著群臣對朱棣的讚美,開懷大笑。

朱棣此番戰功,也讓老朱心中稍感寬慰。

若藩王中僅朱桂一家獨大,將來自己百年之後,朱桂恐怕難以駕馭。

如今朱棣的崛起,以及他擊敗並消滅兩大草原部落的輝煌戰績,

足以讓他與朱桂分庭抗禮。

隨即,老朱當場宣佈重賞朱棣,

意在鼓勵朱棣再接再厲,早日將草原完全納入大明版圖。

接下來的兩天,朝堂上洋溢著喜慶氣氛。

一方面,老朱的壽辰將近;

另一方面,朱棣大敗瓦剌和韃靼的訊息振奮人心。

總之,整個大明呈現出一片繁榮景象。

然而,僅僅兩天後,

朱桂送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