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口氣也就隨之吐了出去,撐住局面倒是沒問題,指望誰去追擊,那是想都不用想的事情。

哪怕就是最想取得一次勝利,多緩解些局面的孫承宗,此時也沒了繼續追擊的心思,看看對面的後金兵已經徹底放棄戰鬥,全速跟上皇太極的大旄,立刻下令鳴金收兵,將隊伍全都撤了回來。

看著逐漸遠去的皇太極大旄,宋慶重重吐了口氣,他多少有些不甘心,卻也知道能打成這樣算不錯了,至少關寧軍主力猶在,接下來幾年雖然形勢依然不妙,但只要不主動作死,依靠大凌城和錦州兩邊的掎角之勢,以及周圍屯堡的掩護,應該可以保住這條線上的地盤,不至於像歷史上一樣,祖大壽被趕到角落,吳三桂在山海關前苦苦支撐了。

第二百九十六章 塵埃落定4

時光飛逝,歲月如梭,轉眼間已經快到十一月,距離那場發生在大淩河城下的大戰,已經過去了十來天,胡捷的情緒卻依然沒有辦法完全平復下來,只要他一閉上眼睛,之前那場慘烈的搏殺就會浮現在腦海之中,那些撕心裂肺的咆哮,那些閃爍著刀光血影的瞬間,那些面目猙獰的敵人,還有身邊那些披肝瀝膽的兄弟,一切一切都讓他難以忘記。

崇禎四年,天下不算承平,邳州卻真的很承平,他這個承平地方出來的衛所指揮使,在來到遼東戰場之前,從來沒想過這世間竟然會有如此慘烈的戰鬥,更加沒想過自己會親身參與到這種大戰中去,想想十幾日前最後那場拼殺,還有後金大隊撤離之後,各部明軍幾乎是發洩式的吼叫,很多人甚至在戰鬥結束幾個時辰內,都處於可怖的亢奮狀態之中。

胡捷也是如此,他不像宋慶那樣久經戰陣,對各種各樣的大戰早已經熟稔的不行,因此打過之後很快就能從中恢復過來,他卻沒那麼大本事,儘管也是四十來歲的人了,但因為之前從來都沒有經歷過那種場面,所以他很難快速從那種狀態中醒來,更沒那麼容易重新找回自己,好在戰後的幾天都平安無事,大家都在舔舐傷口,也給了他足夠的恢復時間。

跟胡捷相比,吳三桂顯得鎮定的多,甚至都有些矯枉過正,因為這位白馬銀槍。豪氣縱橫的青年將軍,居然在打完仗之後就不愛說話了,那種憂鬱氣質讓狗營的人想起沒有跟隨而來的丁魁,偏生吳三桂也是留著不太長的絡腮鬍子。形貌體格都跟丁魁非常相似,加上宋慶結拜兄弟的身份,以至於很多狗營的人都很喜歡找他聊聊天,至少見面也都要打個招呼的。

只是吳三桂最近的表現卻不像是能聊天的,每天都是很早起來,隨後就跑去狗營那邊看操練,看一陣望一會兒天,眼神迷茫而又憂鬱,幾乎把文藝青年的做派發揮到極致了。若是有些大姑娘小媳婦的看到,一定會徹底愛上這個有故事的人。

但對於知情者來說,吳三桂這個表現太正常了,因為他渴望變強,渴望讓自己的部下變得像狗營一樣強,幾日前的那場大戰,狗營人馬給了他很大刺激,之前其實刺激的已經很大了,不過卻沒有那場大戰中的表現來得震撼,因為當時的吳三桂已經盡了自己最大努力。他覺得在作戰的時候,自己每一根毛孔都在朝外面迸發出力量,身邊的關寧軍弟兄們也都是悍不畏死,可即便是這麼努力,而且在人數佔優的情況之下,最終還是沒能夠擋住對方,直到狗營三將進來為止。

按照吳三桂對狗營的印象來看,首當其衝就是宋慶,正是因為有了宋慶這個幾乎幾十上百年才出一個的猛將。狗營才能夠如此所向睥睨。他跟宋慶私底下比劃過,步戰能堅持四五十個回合。馬戰的話怕是十幾個回合都撐不住,因此對於宋慶的勇猛程度,絕對是心服口服的。確實是打不過這個比他還小倆月的盟弟,這沒什麼不好意思承認的,畢竟那是能夠跟鰲拜單挑不落下風的猛將,他吳三桂再如何心高氣傲,也不覺得自己能夠對付鰲拜,關寧軍中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