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們已經在想象著,等到對方被他們擊敗之後,要如何找人家要銀子買命,還有那三百多匹馬,估計也能值得不少,哪怕就是不發賣出去,往後販鹽的時候能夠個腳力坐騎的也是好事,無論如何他們這邊都是賺到了。
但所有這一切,都在雙方真正接觸之後消失掉了,一千號人根本沒有排列陣勢的打算,就那麼大仄仄的站在對方應該會出現的路口,打著哈欠伸著懶腰等人,快到吃午飯的時候,眾人都已經等到不耐煩了,有些甚至直接躺在了地上,那些帶隊的鹽梟們雖然覺得有些不妥,但自己都沒法重視起來,最終也沒有說什麼,任憑手下人懶洋洋的自由活動。
片刻之後,三百馬隊衝鋒而至,衝在最前頭的幾十個光頭同時張弓搭箭,向著毫無秩序卻又相當密集的人群射去,其餘的人則手持長矛,好像出籠猛虎般衝進了羊群之中,頃刻間便是血光四溢。
第三百七十章 烽火揚州路(上)
三更一萬字到,求月票激勵!
在打過大淩河之後,再次回到徐州的虎爾哈已經聽話多了,儘管一直到最後,他還是沒有找到那個屠戮過他們村子的厄爾赫,同樣也沒能夠幹掉罪魁禍首皇太極,但這個年紀不大的野女真頭子卻有了希望,他知道只要跟著宋慶,早晚能把村子的大仇報了,而且從大淩河那邊回來的時候,他也得到了另外一個訊息,東海女真已經徹底投降了。
這訊息是他在打仗時候聽到敵陣中那些同族說的,當皇太極撤走的時候,有大概二十多個同族留了下來,加入了他們這支在漢人中的隊伍,在那些很傳統的東海女真看來,皇太極跟漢人其實沒多大區別,跟他們都不是一路的,他們之所以加入建州部,是因為那種很原始的強者敬畏,不過這其中也有像虎爾哈那樣想要報仇的,最後一起被帶回了徐州。
虎爾哈的騎射隊伍也增加到了快八十人,算是宋慶麾下最強大的遊擊哨探力量,而這些人作戰起來也真賣力,無論是打皇太極,還是後來山東平叛,都承擔著非常危險的任務,卻從來沒人有怨言,宋慶有次旁敲側擊的打聽原因,得到的答案居然是宋慶這邊吃得好,也沒人看不起他們,沒人把他們當成野人,留在徐州非常舒服,所以想要好好打仗。
這麼樸素的理念,真的是不多見了,宋慶對此也非常驚訝,驚訝過後給這幫人配了一套好裝備,弓箭都是找鐵匠營的人重新打造,虎爾哈這個獵人隊伍也就愈發強大起來。作用則依然不變,每次都是作為突襲或者打頭陣的先鋒。
宋慶倒是曾經想過擴大化,讓這支隊伍逐漸增加起來,但隨後發現短時間內根本做不到。這幫人的騎射功夫跟蒙古人差不多。近戰格鬥或者跨馬掄刀砍人頭的水平,則跟建州部的真夷差不多。基本上結合了滿蒙兩族戰鬥方面的優點,民族特徵實在是太明顯了,哪怕從漢人裡頭挑選出精銳之士來,也不太容易培養。畢竟人家都是從小練出來的,甚至完全是來源於生存本能,十幾二十歲的人想要從頭練起,實在是太難為人,唯一的可能性就是那些娃娃兵,但也至少也是幾年後的事情。
這次因為要攻打那些鹽梟,虎爾哈的人作為先鋒。自然跟出來一起做,快要衝到對面的時候,他們已經開始張弓搭箭,向徐錦部下那些紀律散漫的江湖人士一通齊射。快到地方的時候就立刻撥轉馬頭,非常遊刃有餘的向另外一側高速前進,將面前的地方讓給後面衝過來的三百騎兵隊,自己則分成兩路,跑向左右兩邊繼續遊蕩射擊,給槍騎兵們減少壓力。
這麼做的好處顯而易見,兩側各自分過去三十來人,而且都是弓馬犀利那種,後面的潑皮們根本沒反應過來,已經有好幾十人被弓箭射死,其他的要麼抱著頭在地上大喊大叫,要麼則撒開退往後面跑,原本就已經有些雜亂的隊伍,徹底成為了菜市場的大雜燴,徐錦原本老神在在站在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