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有。
他在意的還是那位於老大人,邳州的事情歸根結底是南京兵部尚書曲松跟於老大人的爭端。據胡捷所說,那曲松是當朝首輔周延儒的人,而那位於老大人,走的似乎是溫體仁的路子。兩邊因此關係非常之差。
而關於這兩位閣臣大佬,宋慶如果沒記錯的的話,明年的這個時候,周延儒差不多就該要下去了,隨後溫體仁就成為了首輔,一直做到崇禎十年,若是能夠被這位首輔大人看顧,有四年的時間,足夠他做太多事情了。
而想要走上溫體仁的關係,必然要先過於老大人這一關,兩人之前也已經見過,但那時候宋慶不過是徐州衛千戶,根本不入老大人的眼,如今他是堂堂三品參將,若是主動跟對方搞好關係,加上胡捷那邊的舊交情,於大人只要腦子不抽筋,絕對不會將他們拒之門外,只要雙方見了面,宋慶相信憑藉自己的口才和誠意,絕對能夠打動這位還算清正的老大人。
打定主意,在客棧中住了一晚, 第 353 章 日慶典之類,大家都很少過去點卯,於老大人最近跟頂頭上司斗的來勁,更是懶得過去堵心,自己在家中招了幾個清客相公,每日喝茶聽曲兒,作詩下棋,過的不亦樂乎,這些事情宋慶自然打聽的清楚,到了於家之後,便徑直找上門子,說是徐州故人要求見老大人,同時還奉上了幾兩銀子,那門子原本清冷的臉色頓時變得熱氣騰騰,轉身便進去稟報了。
過不多時,門子再次出來,已經是換上副討好的笑容,言道:“足下可是徐州宋將軍的使者,老大人有請!”
此情此景之下,宋慶自然不好說出身份,謝過門子之後便跟著進去,心中卻多少有些納罕,這位老大人的記性倒也不錯,他不過提起徐州故人,人家居然就能想到自己,看樣子也是多少有些野心的,在南京並非單純養老度日,八成還存著個重新起復回到北京的心思,最不濟也要做到在南京城乃至南直隸的實權派人物,僅僅位列魏國公和鎮守太監之下。
這卻是他想的左了,於老大人還不到六十,自然是存著更進一步的心思,雖然沒指望能夠回到北京,但在南京也是想要有所作為的,這些猜想倒是不假,只是他對於自己身份的認同,多少還是差了一些,如今他可是手握兵權的將軍,又是皇帝賜宴過的,在官場中不少人都開始注意到他,加上那部《崇禎英雄傳》的傳播,這年頭無論是朝堂和各處的文武官員,還是市井中的販夫走卒,不知道宋慶這個名字的還真不多,儘管大家抱的心思不同,但不少人都對他很有興趣。
至於說徐州故人,於老大人在徐州原本就沒什麼故人,印象深刻的也就是宋慶,如今邳州那邊又出了事情,對方稍微一琢磨,也能猜到是怎麼回事,無非是幫著胡捷打探訊息來了,只是於老大人自己也沒想到,宋慶居然親自過來。
被帶到後面花園子時,於老大人還擺出一副清貴官員的傲色,畢竟這是對待宋慶使者應有的態度,待見到正主兒的時候,臉色瞬間變得精彩萬分,撫著額頭連連苦笑:“怎麼是你?你怎麼親自過來了?”
“晚輩宋慶。見過老大人!”宋慶臉上也掛滿笑容,身段做派都放得很低,雙手作揖,身子也是來了個將近九十度的大鞠躬。若是按照規矩來算。他一個三品的實權參將,見到一個二品的賦閒侍郎。雖說該客氣也要客氣,但顯然不必到這種地步,不過他這人素來不在乎這些東西,既然要用到這位老大人。況且人家品性之類還不算壞,甚至在兵事上頭的認識要超過不少正經帶兵的,他當然也不會吝惜給人家鞠個躬,就退一萬步講,人家老大人的歲數也在這擺著呢。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句話上輩子宋慶可沒少聽,自己也還算比較注意。因此見到上歲數的人都挺客氣,給老大人鞠個躬也覺得理所當然,只是他這種理所當然看在於老大人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