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只是想想而已,哪怕他非常想這麼做,甚至想直接把徐州城裡的周大老爺一起洗了,可終歸還是不能夠的,對方好歹也是鄉土士紳,除了是月黑風高摸進去,否則還真是不能動人家。

原本宋慶都快把這倆人忘了,畢竟他在京城又是受到皇帝嘉獎,又是跟吳三桂拜把子,早已經忘記徐州鄉土的兩個士紳財主,可如今馬上要回鄉了,這心思卻又動了起來,因為他很敏感的發現,這兩個人的存在,對他來說還是有威脅的,那個週二老爺還好,城裡面的周進可確實是個麻煩,畢竟是世代書香人家,雖然目前沒有做官的,可關係還是有的。

己巳之變通常被看做明末總兵割據的開端,只不過那要到幾年後才會真正成型,目前來說依然是文人佔據統治地位的時代,早先宋慶初來乍到傻大膽,而且運氣著實不錯,一番拳打腳踢之後,居然生生被他打出局面來,可進了京城漲了見識,才知道自己當初很多時候都是在走鋼絲,一個沒玩好就可能把自己玩死,能夠開啟局面還真是老天爺的眷顧了。

要知道當初最早和周家進行對抗的時候,他可只是個總旗,二老爺周豐姑且不說。最多是個鄉間土財主,手下有些幫傭佃戶之類,大老爺周進可是正經的書香門第,州衙那邊顯然也是有人脈的,估計也是對方沒太拿他當回事,否則真是認真對付起來,他一個總旗絕對扛不住,哪怕加上宋虎和王昌也沒用,最多增加點抵抗力,但很有可能被人家一勺燴了。

這一點都不誇張。衛所的百戶官對上這種書香人家。連老百姓都覺得你沒道理。畢竟這時代話語權全部都在讀書人手上,人家說什麼就是什麼,殺了你給你栽贓成兵痞無賴之類,不但是死了白死。而且名聲還不好聽,本地文人甚至周老爺本人不定給你寫成什麼樣子,估計若干年後還會有周老爺智鬥惡賊宋慶的戲文傳揚,甚至到了二十一世紀都會榜上留名。

一個國家如果全是武夫當道,那自然是不行的,唐末節度使割據,最後導致天下大亂,滅亡掉了一個夢幻般的王朝,可從趙匡胤開始。對武人極度限制,導致整個民族尚武精神缺失,一直都在被異族壓著打,這同樣也不是一條可取的道路,到了如今的大明朝。在土木堡之後,文人再次成為了主宰,可武人的春天也馬上將要來臨,還真是說不出誰對誰錯來。

想要文武張弛,又哪有那麼容易。

不過宋慶現在卻不願去想這麼複雜的問題,如今這個時代,歸根結底還是需要強硬武力的,否則幾十年後別說什麼文武之道,大家全變奴才,想要改變這一切的話,如今他就必須要為自己儘可能多的爭取些東西。

這一次回去之後,他和周家雙方的力量對比就不同了,儘管周家依然很強勢,可他卻不再是當初離開時候的小小代百戶,而是正兒八經的千戶,還單獨統帶狗營,手上兵馬快頂上個參將了,加上他自己有不少生意能賺錢,也不指望著衛所和州衙,錢袋子不捏在別人手上,說話做事自然就硬氣,周家若是想要對付他,可就沒那麼容易了。

將周家定位為自己下一階段的對頭,並非是他心血來潮,而是經過長時間深思熟慮的事情,徐州如今主要分為三股勢力,第一股自然是州衙,有知州老爺和一些官員,另外一股就是徐州衛,以及徐州左衛、邳州衛等衛所勢力,宋慶出身這個勢力,卻不想在這個勢力下轄做事,除非他自己能夠做到指揮使,在之前的時間裡,還是要發展第三方勢力的。

所謂的第三方勢力,說白了就是民間市井,如今在這個圈子裡面,宋慶已經能算是一方霸主了,只是在之前還有城北孫滿祥,城東廖洪,以及城西的周老爺在跟他爭,如今挾大勝之威迴轉徐州,也該是將這些勢力統一起來的時候了。

城外三家之中,孫滿祥和廖洪都不足為懼,哪怕沒離開徐州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