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找藉口誅殺異姓諸侯王和大功臣。”於是稱病不往。[23][24]他的手下都逃跑躲藏起來。但這段話終究被洩露到審食其耳中。審食其回來後,詳細向劉邦做了稟報,劉邦更加生氣。[25]劉邦又從匈奴投降的人那裡,聽到了張勝在匈奴為燕使者的訊息,於是說道:“盧綰果然造反了。[26][27]”逃亡匈奴漢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二月,劉邦以樊噲為將軍,率軍擊燕。[27][28]後又改以周勃代之。[29]同盧綰一天生日的漢高祖劉邦劉邦下詔說:“燕王綰和我是老交情,我關愛他就像關愛我自己的孩子,聽人說他和陳豨私下謀反,我以為不會有,所以派人去迎接他,但盧綰稱病不來,謀反的態度就很明顯了。燕國的官員和民眾並沒有罪,賞賜官員六百石以上的爵位各一級。和盧綰一起的,叛離然後迴歸的人,也赦免他們,加爵一級。”[38]盧綰知道劉邦還是顧念舊情,於是他帶著家屬、宮人、親信等數千人馬,在長城下等候,希望劉邦病癒之後,親自入長安謝罪。[30]然而四月劉邦駕崩,盧綰只能帶領部眾逃亡到匈奴,匈奴封他為東胡盧王。此後盧綰被蠻夷侵佔搶掠,常常想著迴歸漢家,寄居北方一年多以後,在漢惠帝元年(公元前194年),死於胡人之地。[31]軼事典故慶生記載按照中國民間的習俗,通常將四十歲以下的誕辰紀念稱作“過生”,而過了這個界限的就稱作“做壽”。在先秦《禮記·內則》中就有記載:“子生:男子設弧於門左,女子設帨於門右。”意思是說孩子生下來時,如果是男孩子就在家門的左邊掛一把弓,如果是女孩子就在門的右邊掛手絹。從此以後,每年的今日,人們都要設宴慶祝,也就是通常說的“過生日”。據《漢書·盧綰傳》記載,盧綰的父親與漢高祖劉邦的父親同住一里,視為生死之交,兩人的妻子又在同一天各自生下了一名男嬰,鄉親們得知這一訊息後特意準備了禮物前來祝賀,而“復賀”的日期很有可能是兩個孩子的始誕紀念日,也就是生日。[32]箕子朝鮮西漢初年,燕王盧綰逃往匈奴,其臣衛滿亦一同出走,並帶千餘人進入朝鮮半島。得到朝鮮哀王箕準的厚待。公元前194年,衛滿假傳漢朝派大軍來攻,請求到箕準身邊來守護。箕準不知是詐,許諾了衛滿的請求。於是,衛滿趁此機會,率軍向王都王險(平壤)進發,一舉攻佔王都後,自立為王,建立衛氏朝鮮。[33]史料記載司馬遷《史記·卷九十三·韓信盧綰列傳第三十三》[34]班固《漢書·卷三十四·韓彭英盧吳傳第四》侯國世系

,!

長安侯國世系

隴西郡長安侯(前206年-前202年)傳位諡號姓名在位年數在位時間備註第1代-盧綰5年前206年-前202年後改封燕王

親屬成員在呂后執政時,盧綰的妻子兒女逃出匈奴重投漢朝,正趕上呂后病重,不能相見,住在了燕王在京的府邸,準備在病好之後再設宴相見。但呂后最終去世了,沒來得及見面。盧綰的妻子也因病去世。[35]孫子:盧他之,漢景帝中元六年(公元前144年),盧綰的孫子盧他之以東胡王的身份向漢投降,被封為亞谷侯。[36]曾孫:盧種,漢景帝后元元年(前143年),繼承亞谷侯爵位,在位七年去世,諡“安”。玄孫:盧偏(另作“盧漏”),漢武帝建元五年(前136年),繼承亞谷侯爵位,在位七年去世,諡“康”。來孫:盧賀,漢武帝元光六年(前129年),繼承亞谷侯爵位,在位三十九年,漢武帝延和二年(前91年),因在巫蠱之禍時接受衛太子劉據的符節,被懷疑謀反,遭拷掠致死,封國被撤除。[44][45]人物評價司馬遷:韓信、盧綰並不是一向積德累善的世家,而是僥倖於一時隨機應變,以欺詐和暴力獲得成功,正趕上漢朝剛剛建立,所以才能夠分封領土,南面為王。在內由於勢力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