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昊一行人剛剛平定涼州的內亂,卻不得不面對更大的危機:星紋會的主據點疑似在南方嶄露頭角。為了徹底解決隱患,張昊決定主動出擊。然而,這一切並非單純的軍事行動,而是一場充滿唐朝風采的人物博弈與深藏套路的權謀對決。

1 大唐人物登場:群英匯聚

11 唐朝名將的出現

為了確保南征計劃順利,張昊決定藉助朝廷的力量。他向長安派出密使,請求增援,同時提出“以涼州為橋頭堡,肅清邊陲隱患”的戰略構想。

沒多久,一支由朝廷精銳組成的隊伍來到涼州,統領正是唐朝赫赫有名的尉遲恭。尉遲恭是以猛將著稱的將領,但同時性格豪爽,十分看重張昊展現出的智勇雙全。

初見張昊時,尉遲恭哈哈大笑:“久聞涼州張昊才智過人,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你帶著百姓在這亂世中頑強生存,已堪比一方諸侯。”

張昊謙虛回禮:“有尉遲將軍相助,此戰必定萬無一失。”

12 大唐謀士的暗中協助

與此同時,長安還派來了一位低調卻深謀遠慮的謀士李淳風。李淳風以天文術數聞名,他從一開始便察覺到星紋會利用遺蹟能量的計劃,提醒張昊道:

“星紋會覬覦的,不僅是涼州的遺蹟。他們的真正目標,是透過遺蹟核心串聯大唐的幾處要害之地,構建一條貫通南北的能量樞紐。一旦成功,後果不堪設想。”

張昊凝眉:“原來涼州只是開始。長安也會受到波及?”

李淳風點頭:“若你能破局,我會獻上一條天機妙策。”

2 南征的策略:分而擊之

21 聯盟與掣肘

星紋會勢力錯綜複雜,其外圍據點分佈在南方的數個州郡之間。張昊提出了一套“分而擊之”的策略,準備逐步瓦解對方的力量。他決定首先聯合幾位唐朝的地方豪強,以“清剿叛亂”之名獲得支援。

在南征途中,他結識了福建節度使王玄策。王玄策曾遠征印度,見多識廣,深知國際博弈的要害。他對張昊的計劃十分欣賞,卻提出一個警告:“南方的水師力量強大,如果你不能控制江河之道,恐怕會陷入被動。”

張昊頓時靈機一動,透過系統分析南方的地形圖,找到了一處關鍵的水路節點,決定搶佔這一戰略要地。

22 用計逼退敵軍

抵達水路要地時,星紋會的外圍部隊已經佔據了有利地勢。然而,張昊決定利用計謀取勝。他命人故意在星紋會的必經之路上留下假訊息,稱唐軍主力會從東南突襲。

星紋會中計,將主力調往東南,結果留下水路空虛。張昊率領精銳趁機奪下水路要地,並利用系統設定了一道“能量屏障”,徹底封鎖了敵軍的補給線。

3 大唐人物的明爭暗鬥

31 朝廷暗潮湧動

雖然南方戰事初見成效,但張昊卻收到了來自長安的密信,內容顯示,朝廷內部對他的勢力擴張產生了擔憂。

“你的崛起太快,已讓某些人坐立不安。”李淳風低聲道,“有傳言稱,宰相李林甫已準備派人來涼州查探你的真實意圖。”

張昊冷笑:“李林甫此人,深諳權謀之術。既然他想查,那就給他一些‘真相’。”

他利用系統偽造了一份密報,暗示涼州的糧草儲備嚴重不足,戰力有限。這份密報成功轉移了李林甫的注意力,使得朝廷的干預暫時停歇。

32 尉遲恭的忠義與疑慮

尉遲恭雖然對張昊十分欣賞,但他也開始擔憂張昊的野心。他曾私下對葉莉說道:“昊公子的確是難得的人才,但若將來他功高震主,該如何自處?”

葉莉毫不猶豫地回道:“張昊心懷百姓,並無不臣之心。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