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一處前線營地,獲取他們的兵力部署和作戰計劃。他設計了一種類似“無人機”的風箏偵察器,可以遠端控制並搭載簡易的觀測裝置,從空中窺探敵營佈置。

潛入過程中,他還研發了一種可以記錄聲音的“木匣子”,將其藏在敵軍營帳中,成功錄下了突厥可汗與大唐叛臣密謀的談話。這份錄音成為揭露叛亂的重要證據。

然而,就在撤離時,他被突厥的一名神秘女子攔住。這名女子自稱“葉莉”,是突厥可汗的義女,同時也是突厥的軍事天才。她對張昊的“風箏偵察器”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甚至在言語間試探他是否願意為突厥效力。

張昊假意周旋,同時用系統的隱匿模組擺脫了她的追蹤,成功帶著情報返回大唐。

張昊將錄音交給了唐太宗,並詳細說明了突厥與叛臣的陰謀。李世民勃然大怒,當即下令徹查朝中可能存在的奸細,同時調集大軍準備與突厥決戰。

“張昊,你的才智不僅為民生所用,更是大唐的護國之寶。”李世民當場賜予他“工部侍郎”的頭銜,並賦予他更大的權力,允許他直接調動工部資源研發軍用科技。

然而,張昊也清楚,這份信任意味著更大的責任與危險。他在系統中發現了一條隱藏提示:

【注意:朝中仍有未暴露的叛徒,請謹慎行事,防止計劃洩露。】

張昊開始感到不安。他知道,這場鬥爭不僅是科技對戰場的改變,更是一次智力與權謀的全面較量。

涼州的邊境線上,唐軍已經嚴陣以待,而張昊則夜以繼日地改良火油投擲器和弩炮。他明白,自己的發明將成為戰場勝負的關鍵。

與此同時,蘇瑤悄然找到他,低聲說道:“你還記得那個叫葉莉的女子嗎?她不僅僅是突厥的將領,她也在找尋你的弱點。”

張昊望向天邊的烽火,心中暗想:“這場戰爭,不僅決定著大唐的命運,也決定著我在這個時代的未來。”

:()我在大唐搞工業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