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曜,字憬之,請恕本官無能,匈奴勢大,雁門恐怕要守不住了!”

劉曜此言一出,在場百姓面色大變,一個個義憤填膺的看著劉曜。

“怎麼?劉大人是準備逃跑嗎?”

“這有什麼奇怪的?這些當官的,除了會欺壓我等升斗小民,還能做什麼?遇到大戰就畏縮不前,逃跑不是他們的常事嗎?”

“可惡啊,朝廷怎麼會派遣如此小人來我雁門郡當太守,老天爺不開眼啊!”

“要逃,你自己逃去,俺們誓與雁門共存亡!”

劉曜聽到四周義憤填膺的話,臉上不僅沒有生氣,反而略帶一抹淡笑,再次讓衙役敲響銅鑼,待聲音漸漸停止後,劉曜再次朗聲道:“本官今日來此,並不是勸說諸位逃跑的,相反,本官有一計,可殲滅城外匈奴,不過,此計想要成功,還需諸位鄉親的幫忙!”

“什麼?這劉太守不是準備帶著我們逃跑的?原來是我等錯怪了他?”

“劉太守有何需求,儘管直言,只要俺們能做到的,定然傾力相助!”

“不錯,殺匈奴,俺們義不容辭!”

“很好,諸位鄉親們,本官很欣賞你們的氣結,請諸位鄉親們分成兩部分,一部分前去硯山收集黑石,送入陰館城中,另一部分則將黑石埋於陰館城到甕城以及城外官道上,同時收集火油,將其澆於泥土中!”

“本官已經命令大軍前去收集黃土和黑石,可這卻遠遠不夠,所以需要鄉親們的幫助!”

“實不相瞞,因為前任幷州刺史志大才疏的緣故,導致如今幷州兵力欠缺,而其他郡縣又在爆發黃巾叛亂,本官家將雖然奮力抵禦,可卻無法抵禦十倍於己的匈奴大軍,如今最多隻能堅持三日時間!”

“所以,本官需要的東西,定要在三日內做好,其後大家放棄陰館城,讓匈奴大軍將此地佔據!”

“不過本官在此保證,此舉絕不是為了帶著大家逃跑,待將匈奴殲滅後,鄉親們損失的錢財,本官來賠付,鄉親們損毀的房屋,本官親自帶人為你等建,本官只願百姓們願意相信本官一回,幫本官完成此計,將那些該死的匈奴全部葬送在陰館和雁門關之中!”

說著,劉曜對著四周百姓深躬一禮。

四周百姓看到誠懇的劉曜,一陣竊竊私語後,當即同意了下來,同時將劉曜的打算告知給四周百姓。

一時間,整個陰館的百姓全部行動了起來。

整個雁門郡有民五萬戶,大概十五萬人左右,有了這些百姓的加入,收集黑石的速度大大增加。

房玄齡和郭嘉看到劉曜的動作,眼中一陣迷茫,好奇的看著劉曜:“憬之,你收集那些黑石做什麼?難道那些黑石真的可以將十數萬匈奴大軍殲滅?”

“不錯,黑石燃燒緩慢,溫度不會一下子升高,只要咱們放棄雁門關,匈奴大軍攻破雁門關後,定然會在此修整一二,屆時,只要派遣一隊死士,將雁門關地下的黑石點燃,匈奴定然不會第一時間出關,而是派遣大軍救火!”

“可有火油助燃的黑石大火又豈是這般好熄滅的?隨著時間的流逝,整個雁門關和陰館城將會成為一座巨大的火爐,只要黑石足夠多,這些匈奴大軍只能生生被大火烤熟!”

劉曜滿臉陰狠的說道。

“玄齡,還要麻煩你們前去那些世家,說服世家,讓他們派遣佃戶,跟百姓們一起收集黑石,將黑石埋於地底,奉孝,你對人心看的非常透徹,可否幫本官挑選一隊死士出來?待仁貴那邊放棄雁門關後,將死士分批潛藏在其中,等匈奴大軍全部入城,拼死降下斷龍石,阻擋匈奴的退路!”

劉曜看著滿臉驚駭的房玄齡和郭嘉,淡淡的吩咐道。

“諾!”

房玄齡和郭嘉聞言,對視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