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第1/2頁)
章節報錯
在中華古典文學的燦爛星空中,《紅樓夢》《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無疑是最為耀眼的四顆巨星。然而,曾幾何時,卻有著“女不讀紅樓,男不讀西遊,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這樣奇特的說法流傳於世,且《紅樓夢》在往昔還被列為禁書,這其中蘊含著諸多值得深入探究的文化密碼與社會現象。
《紅樓夢》這部描繪封建大家族興衰榮辱的宏偉史詩,何以成為禁書?又為何有女子不宜讀之說?其文字細膩入微,情感真摯深沉,將眾多人物的命運與情感糾葛展現得淋漓盡致。它猶如一面鏡子,清晰映照出封建禮教之下女性的悲慘境遇與無奈掙扎。書中女子們身處深閨大院,雖有富貴榮華的表象,卻實則被封建制度的重重枷鎖禁錮。從黛玉的才情敏感、寶釵的端莊持重,到迎春的懦弱、探春的剛烈,無一不是在封建禮教的陰影下演繹著各自的悲歡離合。對於女性讀者而言,極易沉浸於書中人物的情感旋渦,感同身受她們的痛苦與無奈,進而對封建禮教產生強烈的牴觸與反思情緒。在封建統治階層看來,這種思想的覺醒與反抗意識的萌芽是極為危險的,它可能會動搖封建男尊女卑秩序的根基,所以試圖將其封禁,阻止女性解除這一思想的火種。而所謂“女不讀紅樓”,也是擔心女子讀罷,會對自身命運有過多哀怨與不滿,不再安於封建家庭為她們設定的賢妻良母角色,對傳統家庭秩序造成衝擊。
“男不讀西遊”,此說亦有深意。《西遊記》看似一部光怪陸離的神話傳奇,講述唐僧師徒西天取經,一路降妖除魔的奇幻故事。然其字裡行間,卻隱藏著對人性、對社會現實的深刻洞察與批判。對於男子而言,書中那奇幻瑰麗的世界、神通廣大的法術以及無拘無束的孫行者形象,或許會激發他們內心深處的叛逆與不羈。在封建儒家思想佔據主導地位的社會中,男子被要求遵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正統道路,需剋制慾望,堅守禮教規範。而《西遊記》中對天庭地府等權威象徵的戲謔調侃,對自由奔放、打破常規的孫悟空的讚美,可能會使男子心生對自由逍遙生活的嚮往,從而偏離封建統治者所期望的“正途”。例如,孫悟空大鬧天宮時的那句“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這等叛逆話語,若被男子效仿,那封建統治秩序將面臨挑戰。再者,書中諸多妖魔鬼怪皆因慾望而生,男子讀之,恐會被其中的慾望描寫所影響,陷入對功名利祿、酒色財氣的過度追求之中,而忘卻了儒家所倡導的道德操守與社會責任。
“少不讀水滸”,《水滸傳》描繪了一百零八條梁山好漢的英雄傳奇,他們嘯聚山林,劫富濟貧,反抗官府。少年人正值血氣方剛、性格塑造的關鍵時期,而《水滸傳》中的梁山好漢們行事風格多為豪爽粗獷、快意恩仇,甚至不乏暴力血腥之舉。少年人讀之,可能會因缺乏足夠的判斷力與自制力,而盲目模仿其中的行為。例如,李逵的三板斧之下,血濺四方,他的行事全憑一時衝動與義氣,缺乏理性思考。少年若受其影響,可能會在生活中動輒訴諸武力,以暴制暴,不利於良好道德品質與行為規範的養成。而且,書中梁山好漢對朝廷的反抗態度,可能會使少年人產生對權威的輕視與對抗心理,這在封建等級森嚴的社會中,是不利於少年成長為順從統治者意願的“良民”的。再者,水滸英雄們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的草莽生活,看似瀟灑自在,容易讓少年心生嚮往,從而荒廢學業,偏離正常的成長軌道。
“老不讀三國”,《三國演義》演繹了三國時期英雄豪傑們逐鹿天下、權謀智斗的波瀾壯闊歷史畫卷。其中充滿了陰謀詭計、爾虞我詐,各方勢力為了爭奪天下,無所不用其極。老年人歷經世事滄桑,本應心境平和,安享晚年。然而若讀《三國演義》,那些勾心鬥角、機關算盡的情節,可能會再度激起他們內心的波瀾。老年人或許會陷入對往昔經歷的過度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