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隊員給組成一隊,然後,再剩下的人當中在選出五個人,來給他們打全場比賽試一試。

於是,接下來張福教練就詢問了在場的隊員,有沒有在高中或者大學入選過校隊的隊員請舉手示意一下。另人沒想到是,來的十七個人當中就四個人舉了一下手,然後教練就單獨把這四個人給叫了出來。

這四個人分別是:周鑫、吳博、陳陽、還有一個身高約一米八多一點的一個精壯小夥。他走出來的時候著實讓大家有點小意外。可能是因為他上午沒有來的緣故,所以大家對他的印象不是很深;再加上下午五對五的訓練期間,他一直就扮演著角色成員,期間很少出手,也很少跑動,這才導致他剛出來的時候,大家對他的出現會感到有點小意外。

這四個人出來後,還是缺少一人,李飛教練看了看四個人,經過上午和下午的熟悉,李飛教練也是大體能看的出來這四個人的場上位置:周鑫很明顯是打1號位控衛的,吳博看樣子應該是2號位得分後衛。對於新來的小夥子,目前對其還不熟悉,按照身高來說他在校隊應該是1號控衛或者是2號得分後衛,但是前兩號已經有了人選,乾脆就讓他打3號位小前鋒吧,就從他給人一種精壯的感覺來說,他在這裡打小前鋒還是綽綽有餘的。至於陳陽也明顯是打4號位大前鋒的,剩下的就給他們配個5號位中鋒就可以了。於是,李飛教練就給他們安排了一個大高個當中鋒。

,!

就這樣,這五人組成以後,李飛教練也沒多說什麼,就讓他們去對面的籃球架下去彼此熟悉。至於他們五個人怎麼打,打什麼戰術,該怎麼配合,兩位教練完全不摻和,都是讓他們自己去決定。然後,兩位教練讓剩下的所有人都圍成一圈,開始挑人,開始給大家講解等會怎麼打。

走到對面籃筐的五人,剛開始還都客氣了一番。然後,周鑫就提議大家先彼此熟悉一下,說一下自己的名字。這五個人除了周鑫剛才認識的吳博和陳陽外,剩下的兩人分別叫:王成和李德。王成就是那個精壯的小夥,但是從說話的語氣當中給人的感覺是有點靦腆的;至於李德,他就是上午和老王一組的那個大個。

五個人一邊投著籃,一邊商量著打什麼戰術,怎麼防守大家都沒有什麼意見,肯定是打聯防;但是進攻是以內線為主,還是以外線為主就產生了一些問題。按照各自在學校的教練的安排肯定是以內線為主、外線為輔,畢竟越接近籃筐命中率就會越高,除非隊裡有較強的外線隊員,一般情況下非職業選手的比賽都是打內線為主。

經過五人的商議,還是以內線為軸,但是不側重內線,主要是自己隊伍裡內線確實不強,還是得以快為主,出現機會就打快,畢竟對方沒經過訓練,越快對方就越亂;如果打的非常慢,對面雖然沒經過訓練,但也都是經常打球的,有些人的基礎其實不比五個人差,只是沒有機會接受過一些正確的引導。而且對方有三個大個,要是他們都上,打慢節奏,真還不一定能打的過他們。

十幾分鍾後、

兩位教練吹了一下哨子,告訴大家開始比賽。全場比賽時間就分為上、下半場各二十分鐘,不會像正式職業比賽一樣有一節二節三、四節之分,只有中場休息。

周鑫這五組看著對方先上來的首發,果然,三個一米八五左右的大個都上了,在外加上兩個差不多一米七八左右的張海和一個同等左右身高的隊員,很明顯打的就是比你高、比你壯,來對抗周鑫這一組。

看著對方的先發五虎,周鑫這一組的隊員都互相看了一下彼此,好像都明白了彼此的想法,就是一定要打快節奏。

而兩位教練的想法就是,我們這一組就以內線為主,就是穩紮穩打的以慢節奏鑿你們的內線,就算效果不佳,我也可以臨時換人,反正教練這組隊員多,隨時可以調整改變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