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安化王起兵(第1/3頁)
章節報錯
周東等人在寧夏度田數月,弄的邊屯怨聲載道,將士們的生活更加的苦楚,敢怒不敢言,許多邊疆士兵為了生活,也無心守邊。有計程車兵承擔不起賦稅逃離了邊塞,有計程車兵因為妻兒一起在邊塞生活的,只能去重新開荒屯田;一時間,軍心渙散,邊防鬆懈,延綿千里的西北邊塞出現很多防護漏洞;韃靼小王子見大明邊疆如此鬆散,並帶領騎兵越過了長城屢屢進入大明境內搶掠。
這日,總兵姜漢正召集各邊屯將領議事,突見一八百里加急的信卒進來道:“報告將軍,韃靼小王子率兵於賀蘭赤木口越過長城進入大明境內。”
姜漢大驚道:“這韃靼越來越猖獗了。”
副總兵楊英道:“將軍,西北邊疆太長,我們的將士又要奔波於前線各點,又要開荒屯田,確實是防不勝防呀。”
遊擊將軍仇鉞道:“是呀,韃靼兵強馬壯,擅於騎兵,他們的騎兵能夠日行千里,到了一個地方搶了就走,我們根本無法防,也無處可追擊。”
姜漢道:“邊界那些荒蕪的地方,防不住也只能作罷,但重要的關口和城鎮可一定要重點防禦,絕對不能讓韃靼騎兵踏進半步。”說著姜漢來到沙盤前指著標籤道:“仇鉞領五千精兵到玉泉營附近駐紮,防止韃靼從西邊的百里邊界突入境內,楊英領五千精兵在王洪堡附近駐紮,防止韃靼從中線百里邊界入境;周昂領一營的精兵加強寧夏城的防禦。其餘將領都要做好各邊的防禦,絕不讓韃靼騎兵再踏入大明境內。”
“遵命。”仇鉞領著眾將領領命齊喊道。這仇鉞字廷威,甘肅鎮原人,初為寧夏總兵府傭兵,後總兵府都指揮僉事仇理卒,無子嗣,遂令鉞襲其職位。
這日,安化王府張燈結綵,人頭攢動,人來人往的,一個個都歡天喜地。原來是五月二十日,正是安化王朱寘鐇的壽辰。這王爺的壽辰,當地的大小文武官員都是要給王爺來賀壽的,而王府也會給各宴請的貴客回禮,往往回禮都會比送來的禮更加重一些,以體現皇族對各地官員的恩澤。每年的壽辰,王府都是喜氣洋洋,人山人海,好不熱鬧;一月前孫景文就已經將請帖發至寧夏各州縣了,今年的壽宴比往年又擴大了排場。黃昏時分,大大小小的官員紛紛來到王府,夜幕降臨,寧夏的文武官員都來齊了,按照各自的排位坐下。只見每個座位的凳子上都放了一個回禮的盒子,精緻又莊重。眾官員又是歡喜,又是疑惑;一邊欣賞著臺上的戲曲,王府家丁一邊給各桌貴客上菜倒酒。
吉時一到,安化王朱寘鐇一身華貴,滿面春風的來到戲臺上舉著酒杯向眾人道:“各位將軍,各位大人,各位來賓和親朋好友,非常感謝大家來參加本王的壽宴。五十二年來,本王年年做壽,年年高朋滿座,今年是本王最開心的一年。在此本王要感謝太祖創下的不朽偉業,讓我們朱家子孫恩澤萬代;也要感謝各位守衛邊疆,保家衛國的將軍,是你們在前線流血流汗才有大明的安定,才有我王府的安寧;還要感謝各州、縣的大人們,是你們愛民如子、精心治理,才有這一方百姓的幸福生活。”安化王說著舉起酒杯大聲道:“來,為了大明的千秋萬世,為百姓的安寧富足,我們乾了這一杯。”說著朱寘鐇一飲而盡。文武官員均起立舉起酒杯大喊道:“祝王爺壽比南山,福如東海。”隨即也一飲而盡。朱寘鐇開心的道:“大家坐下,大塊吃肉,大口喝酒。”文武官員坐下大快暢飲起來,官員之間舉杯互敬、寒暄,好不痛快,整個王府一片熱鬧、喧囂,歡樂喜慶。
酒過三巡,安化王朱寘鐇和孫錦文又來到戲臺上,眾人見朱寘鐇又來到戲臺上,想必跟往年一樣,說些賀詞和敬語,是來給大家敬酒助興來了,於是瞬間就安靜了下來。只見孫景文拿出那一卷文書,大聲道:“眾位將軍,眾位行署大人,今日借王爺的壽辰和喜慶向大家宣佈一件大事。”眾官員和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