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佛道真氣凝聚於雙掌快速揮出大慈如來掌,只見空中無數的掌印交匯,只聽“砰”的一聲,兩人四掌交匯;王陽明被擊飛數丈,“蹬、蹬、蹬”後退數步才站穩,隨即“哇”的一聲吐出一口鮮血。龍智大師被震飛在空中連續幾個翻滾穩穩的落在地上道:“阿彌陀佛,施主果然名不虛傳,好俊的功夫。”王陽明吐出一口血後,緩了過來,心想自己自從在福泉山得到園澄真人指點後,每天都練習佛門綿勁與道家兩儀真氣的交融。雖然未能達到“佛道無極”的境界,但已有初成,自己的功力大有提升。但與龍智對掌後發現,對方的功力顯然是要高於自己,於是抱拳道:“多謝前輩手下留情,晚輩自嘆不如。”龍智道:“格物劍法果然精妙絕倫,施主更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看來師兄當年輸的並不冤,今日之戰是老衲輸了。”王陽明驚訝道:“在下被前輩打落長劍,又被擊傷,明明是在下輸了。”龍智道:“你年紀輕輕有如此功力,實在罕見,你的長劍刺入袈裟,那便是老衲輸了。”

,!

原來這龍智大師是天竺那爛陀寺的第一高手,也是整個天竺乃至佛教界的第一高手。幾十年前與道陀的師傅珠峰老叟並稱珠峰的“南北二奇”,珠峰老叟擅長用劍,而龍智擅長內家功夫,拳、掌、腿及袈裟伏魔功,般若神功等,每門絕技都足可享譽天下,門生遍地。龍智與珠峰老叟私交甚好,以兄弟相稱。當年婁諒與珠峰老叟比武時,他在天竺,事後也想找婁諒比試,為珠峰老叟爭回顏面,無奈婁諒隱居後再無音訊,只能作罷。前些日子道陀飛鴿傳書說自己敗於婁諒的徒弟之手,請他幫忙,才匆匆趕來大明。龍智大師年近八旬,乃方外之人,本對江湖之事毫無興趣。只是道陀乃自己師侄,他深知道陀的武功有多厲害,完全超越了當年的師傅珠峰老叟,尚且敗於婁諒的徒弟,一時出於好奇和當年的情懷才過來看個究竟。剛剛龍智大師使出的正是佛門絕學袈裟伏魔神功,據說是天竺大乘佛教的始祖龍樹大師所創,歷朝歷代鮮有人練成,凡練成此功者都是享譽天竺及佛教興盛之地的高僧大德,練成此功者刀槍不入,威力巨大,可抵禦千軍萬馬,無敵於天下。此功傳承千年均無敗績,自己練成此功後也未逢對手,沒想到被年紀輕輕的王陽明給刺破袈裟。雖然自己功力上高於王陽明並擊傷了對方,但畢竟整個天竺乃至各國佛教徒引以為豪的神功被破了,顏面無存,感覺是自己輸了。他卻不知王陽明雖然年紀輕輕,卻得到了大明境內儒、釋、道三位宗師級世外高人的真傳,武功已經遠超江湖上的頂尖高手。

王陽明聽了龍智的話後更是不解的道:“在下只是僥倖刺破了前輩的袈裟而已,論起真正武功遠不如前輩。”龍智驚奇的問道:“施主怎麼會我佛門武功大慈如來掌?”王陽明道:“在下在機緣巧合之下,曾受到過慧慈大師的指點,學了點皮毛。”

這袈裟伏魔功和大慈如來掌都是天竺高僧所創的絕學,袈裟伏魔功是龍樹大師所創,而大慈如來掌是達摩祖師所創。雖然表現的形式不同,但所用的內功同屬於上乘的佛門內功,都是佛門的無上絕學,極其難練,鮮有人成。能練成這兩門武功的都是那些天賦很高,又有佛緣的高僧大德。這大慈如來掌在天竺都已經失傳了,龍智沒想到東土大明的這年青人居然會此掌法。

龍智驚奇的道:“哦,原來慧慈大師還在世,你是慧慈大師的弟子?真是名師出高徒呀。”龍智在五十年前也聽說過慧慈大師,也曾想不遠萬里造訪慧慈大師,並想以袈裟伏魔神功作為饋贈,向慧慈大師求教大慈如來掌,以帶回天竺傳承,無奈慧慈大師隱居後再也無跡可尋,自己為此還深感遺憾;沒想到這次來大明,居然遇上了慧慈大師的弟子。

王陽明道:“晚輩只是在機緣巧合下,有幸得到慧慈大師指點了幾日功夫而已,學識尚淺,還不敢稱是慧慈大師的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