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大多都是淳樸、厚道之人,也有些許人會有些瑕疵,但只要能吃得飽飯,斷然是不會走造反的絕路;可如果百姓連飯都吃不飽,這樣的朝廷又有誰會擁護呢?造反又有何錯?太祖當年不就是因為吃不飽飯而起兵的嗎?”

“現今大明內憂外患,朝廷烏煙瘴氣,老百姓的生活還是苦呀。”

“其實,皇上和朝廷也都是想老百姓能夠過上好日子的,只是一些朝中奸人和地方的官員為了一己私利做出一些違背朝廷律例,違揹人心天良而坑害百姓的事,弄得當地民不聊生。”

“是呀,希望朝廷能夠多出先生這樣的官員就好了,那老百姓就有好日子過了。”

“安姑娘過獎了,守仁只是一介書生,只會講學,並不懂治理。”

“我覺得現今天子並非明君,先生文武雙全,實乃曠世奇才,居然被髮配於邊疆做驛丞,簡直就是遺珠棄璧,糟踐人才。”

“安姑娘言過了,我朝人才濟濟,多如牛毛,現今天子年幼只是被劉瑾矇蔽而已,他日長大親政,定能大展宏圖。”

“那先生以後還要回中原嗎?”安浩青柔情的望著王陽明道。

“他日朝廷若有所需,自然是要回中原的;若無所需,那我便在這龍場驛站終老了。”

“那我還是希望朝廷無所需吧。”安浩青低著頭輕輕的自語道,心想這劉瑾雖然壞事做絕,厭惡至極,但也是他把先生髮配到這裡來的,自己才會遇到先生。一時間對劉瑾的憎惡之意減少了很多。

“安姑娘,你說什麼呢?”王陽明沒聽清問道。

“哦,沒什麼?”安浩青紅著臉抬起頭。

“安姑娘,送的太遠了,這都快到思州地界了。”兩人不知不覺的就走了十幾裡地。

“哦,那先生多保重。”安浩青這才回過神來。

“安姑娘也多保重,在下告辭。”說完,王陽明駕著馬快速而去。

安浩青看著王陽明遠去的身影直至消失,遲遲沒有回神

:()王陽明之馭心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