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內聖外王(第2/3頁)
章節報錯
“前輩,我師傅謙謙君子,光明磊落,定然是不會做那偷襲之事,我看其中是否有誤會?”王陽明心想婁諒一代大儒,一代宗師,絕對不會做那種見不得人的事的。
“不管是不是誤會,遇到了我,只能算你倒黴了。”道陀其實心裡也知道婁諒不是偷襲,只是咽不下這口氣而已;現在婁諒已死,只能找他徒弟了,更何況這王守仁還傷了巨蜥。
“看來今日是很難善了了。”王陽明說道。
“那就要看你的本事了。”說著白衣道陀長劍快速揮出,白色劍芒閃耀而至。
王陽明聽了八大寨老戰道陀的經歷,剛剛自己也與其交手了幾百招,深知道陀的厲害,常規劍法再精妙都無法戰勝他的快劍;於是想起師傅婁諒畫中竹與山中竹的寓意,把真氣注入劍中,將程朱劍法和格物劍法打亂體系,混於一體相繼交叉使出,不講系統招式,不求招招精妙,長短相濟,精粗相宜,一陣快攻,宛如一座凹凸不平的劍山推向白衣道陀;這程朱劍法和格物劍法本就是儒家劍法的一種,同根同源,只是層次不一樣,所以混合使出來並沒有多大的違和感;道陀見狀大吃一驚,剛剛與王陽明交手,見其使出的格物劍法,雖然又快又精妙,但憑自己多年在雪山中練劍,滿天飛雪都能削去,對於成體系的劍招,再精妙也能化解;包括昨夜與八大寨老交手,哪怕是八柄劍,用八種不同的劍法從不同的方位攻擊,把八劍都是八種成體系的劍法,自己也能巧妙的躲開並化解;但這王陽明的劍法,突然變得沒有體系,一精一粗,看似有很多破綻,但又無不相互救濟,粗的那一劍看似個破綻機會,但後面馬上就會有無法預測的精妙招式隨行,讓人完全無法琢磨。道陀一時間不敢輕易強攻,而是變攻為守,想從中瞭解真正的劍法路數,進而加以破解。隨即道陀劍鋒一轉,收起劍芒,只見無數的劍影不停在圍繞王陽明飛舞,時而飛刺,時而橫斬,時而又旋轉,一時間王陽明周圍就像無數個鬼魅在纏繞,自己長劍攻出,白影隨即退去,自己收回,白影又隨即而至,隨時都有可能對自己發出致命的一擊;一來一去,兩人又鬥了近千招,誰也不敢先出殺招,就怕露出真正的破綻,被對方逮到,高手之間的交手,決定勝負的往往就在那一瞬間的機會。
,!
兩人酣戰間各自都在觀察著對方的劍法路子,又在盤算的如何突破;王陽明心想這道陀劍法已臻化境,根本毫無破綻,連八音劍陣那麼精妙絕倫的陣法都無法捆住他,自己的劍法雖然也是經過師傅千錘百煉而來,但對於專門針對該門劍法有研究、且又有多國劍法閱歷的劍神道陀來說,似乎並沒有優勢,更何況自己還沒達到師傅的境界,而自己使出的劍山那只是臨時把兩種劍法融合而成的,時間一長,像道陀這樣的高手必能看出破綻,自己定然會被擊敗。道陀這邊也是一樣,邊觀察著王陽明的劍法,邊想著,這個王陽明還真是不簡單,當年自己師傅與婁諒的功夫就在伯仲之間,誰都很難贏誰,光是格物劍法就已經很難對付了,他居然能將在格物劍法中融入這麼多奇離古怪的招式,使出來竟然有大山壓頂之感,自己雖然在劍法和功力上都不輸對方,但是畢竟自己年齡要比對方大的多,耐力和元氣的恢復上肯定不如對方,要是長期耗下去,肯定對自己不利,一定要想個辦法儘快突破才行,於是運起了真氣,使出了珠峰老叟的絕學“萬籟俱寂”。
這“萬籟俱寂”是珠峰老叟在喜馬拉雅山上領悟出來的,這喜馬拉雅山常年風雪交加,冰天雪地,珠峰老叟在那裡練劍經常要與飛雪與寒風對抗;滿天的飛雪和刺骨的寒風慢慢的就變成了珠峰老叟練劍的標的物,久而久之,老叟揮劍發出的劍芒能夠直接擊化三丈之內滿天的飛雪,隨之而出的劍氣也能將寒風擋在三丈之外;這劍一出,三丈之內毫無生機,宛如漫漫大雪過後,天下萬物都被大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