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三戰劍神(第4/4頁)
章節報錯
國之土地,只要友邦對大明忠義,大明自然不會辜負友邦之誼。”
“大師,可要幫忙奪回國師遺物呀,裡面有我國軍隊的佈防圖,要是落入大明之手,緬甸危矣,緬甸的幾百萬民眾危矣。”一旁思再發大喊道,見道陀都敗於王陽明之手,只能寄希望於龍智大師。
“阿彌陀佛,華夏有古語:‘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君主不仁,以百姓為芻狗。’據說現今大明天子乃孩童,朝中由太監把持;以先生之仁,老衲足可信任,可君主之仁寄託於孩童與太監,難免讓人擔憂。先生是否可以看在老衲的份上歸還國師遺物。”
“大師多慮了,我朝天子雖然年少,但有多名勤政、睿智的閣老輔政,太監或有霍亂,但閹人陰柔之氣豈能影響我堂堂大中華之浩然正氣?況且,國師遺物並非如思再發所講,裡面根本沒有什麼緬甸國的軍事佈防圖,他日晚輩可以親自將遺物奉上供大師過目。”
“龍智大師,王守仁陰險狡詐,不要輕信,他自己都承認了遺物中有一個盒子和一張地圖,盒子裡是國王的手諭和密令,那張地圖就是緬甸全境的軍事佈防圖呀。”思再發又大聲的道。
“先生,不管遺物裡面是什麼?可畢竟是國師的,理當歸還,至於兩國的命運就交由上天來定吧。”
“大師,現今遺物並未在晚輩身上,他日晚輩將遺物裡的東西奉上自然能明白,今日晚輩確有急事,還望大師理解。”王陽明知道思再發在挑事,一時半兒也說不清楚,而上、下納灰中毒的村民又拖不起了,只能想著儘快離開。
“龍智大師,王守仁是想跑,可別放虎歸山,那遺物真是關係到緬甸國的命運呀,求大師可憐可憐千萬緬甸的蒼生,救救緬甸吧。”思再發急忙跪倒在龍智面前道。
“先生剛與道陀一戰,老衲本不該趁人之危,現今迫於形勢,怕是要為難先生了。”龍智看了看思再發抬頭對王陽明道。
“那晚輩只能捨命奉陪了。”王陽明知道思再發是利用道陀和龍智大師故意拖住自己,與龍智一戰已不可避免,只能全力一搏。
“那老衲就得罪了。”說著龍智飛出袈裟快襲而來。
:()王陽明之馭心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