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做定奪。”老和尚說道。

“大師說的極是,那晚輩就打擾了。”王陽明想了一下,也對,作揖道:“請問大師法號?”

老和尚緩緩道:“老衲慧慈。”

“原來是慧字輩的大師。”王陽明深深的鞠了一躬。

慧字輩是現今少林寺方丈的師祖級別的輩份,大慈如來掌也是少林寺不傳之絕學,鮮有人能練成,威力無比。相傳當年達摩祖師就是用此掌法擊退了中原群雄,才在中原地界開宗立派的;難怪張永見了後就知難而退,乖乖的退出去了,想必大師定是幾十年前少林的高僧。

王明陽隨慧慈方丈進入大智禪寺禪房,慧慈方丈解開王陽明的上衣,見王陽明背上烏黑的掌印,慧慈抬起雙手搭在王陽明的背上,運功為王陽明療傷。半個時辰之後,王陽明頭冒白煙,背部黑印慢慢淡去。

慧慈方丈起身道:“施主,你的掌傷已無大礙,再調養幾日就能康復。”

“多謝大師相救。”王陽明跪拜道。

“這金剛手本為我少林武學,當年達摩祖師創立此功只為禦敵、防身之用,沒想到現今被他人學去耀武、傷人了;那張永還會天陰掌,我這大慈如來掌正好是他的剋星;我便將此掌精要傳授與你,你能領悟多少就看你的天賦了;望你學會以後能夠以武止戈,行俠仗義,悲憫天下,感化萬物生靈。”慧慈方丈說道。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多謝大師,守仁定當勤勉練習,恪守大師教誨。”王陽明道。

原來學這大慈如來掌不僅要內功深厚,而且要佛法精深,更要有慈悲之意境才能驅動掌法的最高境界“綿勁”。所以,少林寺近百年來眾多高手,要麼功力深厚,但佛法不夠,要麼佛法精湛而功力不夠,要麼兩者兼有,但慈悲意境不夠,雖均無法學會大慈如來掌。慧慈大師當年本就是少林寺一等一的高手,所以才入選了達摩院,到了達摩院後其他師兄弟都專注於武學上的修煉,一個個都開始學習各種武功,而慧慈大師卻專研於經書、佛法,漸漸的催發了無上的慈悲意境。一日在翻閱大慈如來掌經書時,恍然所悟,成為了近百年來唯一練成此功的人,大慈如來掌到達綿勁之境界時,宛如排山倒海,足可與勁浪、潮汐相抗衡。慧慈大師學成大慈如來掌後,少林寺眾師兄弟都想找他傳授,武林上也有眾多高手想找慧慈挑戰;慧慈厭倦這些武林紛爭才遠遁苗疆,來到這僻靜的小寺廟,說來這幾十年,慧慈大師也算是過得清淨、愜意;也已全然遠離世俗的困擾。

今日無意間見自己少林的武學金剛手傷了人,慧慈沉寂多年的少林情節被點燃;少林達摩祖師當年創立各種武功的本意並非是傷人、殺敵,而是用武學的力量改變自己、感化他人。慧慈深得達摩祖師的意境,見王陽明面相天方地圓、一身正氣,想想自己已經近百歲高齡了,於是就有了收徒傳承自己武學和佛法思想的想法。

夜間,慧慈大師一邊給王陽明灌輸內力一邊傳授掌法精要;同時,提醒練習時需要注入的慈悲意境;慧慈大師邊演化、邊解說,漸漸的就過了大半夜;第二日慧慈大師帶王陽明來到寺廟的後院與王陽明對攻拆招,邊戰邊教,傍晚時分,王陽明已經略有所悟,在招式和掌形上已學會了七分。

“守仁,你的天賦極高,但一定要記住,此掌法“形”與內功都不重要,要更重“意境”,只有真正能產生慈悲意境的人才能激發掌法的真正威力。”慧慈大師道。

“大師,那如何才能產生慈悲意境呢?”王陽明問道。

“萬物由心造,慈悲意境產生於人的內心,就需要每個人自己去修煉、發掘,世界萬物皆有靈性,都是修煉慈悲意境的物件。”慈慧大師道。

“弟子謹遵教誨,日後定當勤加練習和體悟。”王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