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連被發現了之後有可能發生的危險都拋在了腦後,只想找個地縫鑽進去。
至於臉色一僵的富家公子口中的大皇子,則是因為原本他僅僅只是想秘密接觸一下辰宗,並無其他什麼意思,更不想被其他人知道辰宗來到了此地。
不論海捕文書如何不像,但是辰宗這個人的確是貨真價實的通緝犯,那麼若是真正鬧大起來,遲早能夠查明。更何況大楚朝想來重視律法,更是崇尚一種小錯不罰便成大惡的思想,各種刑罰都是頗重的,對於偷竊搶劫這種看似不太惡劣的行徑,懲罰也是極為嚴重的。
而且久而久之,在大楚律法的不斷影響之下,平民百姓們對於小偷強盜一類人的憎惡程度絲毫不亞於殺人犯,甚至猶有過之。在這等大庭廣眾之下被別人指出是搶劫犯,自己又是國之儲君,下任皇帝,於公於私都無法坐視不理。
天可憐見,楚英哪有抓捕辰宗的心思,要知道,辰宗藏匿的這幾個月,正道幾乎可以說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何況他和其弟楚雄兩人原本就不大支援以辰宗做誘餌的計劃,在他們想來,沒事去找太上道的麻煩委實有點活得不耐煩的意思。
可是奈何三大散修都已經出面了,他們也確實無法拒絕。大楚朝與歷代各朝不同的地方就在於,他們對於修煉界並不是報以懼怕或者敵視提防的態度,而是十分的善意並且刻意的去接觸,乃至學習,大楚皇室每年都有不少旁支子弟進入各門派修煉,甚至有不少子弟在各門派都有著自己的職務。
這是大楚開國皇帝的英明決定,當時大楚開國之時,也算是接受過一些修士的幫助,因此,大楚皇帝深知修士的厲害。不過這位名為楚霸天的男子高瞻遠矚,不同於一般皇帝的關鍵就在於,他在認識到修士的厲害之後,不是日防夜防,反而大肆與修士交好,給各修真門派的傳承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更是供給了不少的珍惜資源給各門派。在他想來,修士所需要的資源和他們大楚皇朝所需要的資源完全就是兩碼事,撇開珍惜程度不談,修士所需要的東西在朝廷看來幾乎沒有什麼用,不如送給修士們來得更有意義。
一來二去之後,大楚皇朝和正道門派的關係自然就改善了起來,加上後來大楚皇室一位奇才,在發現了大楚皇室子弟身上獨有的皇氣之後,輔以靈氣,創出了一門全新的修煉功法,並且成立了大楚學院。這就讓修煉界的修士們對大楚皇朝由居高臨下的俯視變成了同道中人的平視。憑心而論,這位奇才創出的大楚皇龍決這一修煉功法除了靈氣神念稍有特殊之外,其餘皆是平平,並不是多麼好的功法,但是不論怎麼說,也算得上是獨成一派了。
因此,這之後,大楚學院隱隱成為了正道十二派之外的一個獨立的巨大門派,實力也不容小覷。當然,相對於戰力而言,他們所代表的最高的世俗權力更為令修煉界所忌憚。不論是太上道這等上古門派,還是像一些三流小派,說到底最重視的還是門派的傳承,有沒有合適的弟子來繼承衣缽。而若要招收弟子,自然是越多越好,聲勢越大越好,若有朝廷在旁協助,其中的好處不言而喻。相反,若是朝廷從中作梗,把所有的門派都視為歪門邪道,雖然各個門派是不懼怕,但是對於年少無知的平民子弟來說,久而久之必然將各個門派視作妖孽,避之唯恐不及,更遑論主動去加入門派了。
雖說各門各派的中流砥柱大部分都是修煉家族,但是也不乏一些草根階級的天才弟子,畢竟平民的人數太多,量變必然導致質變。故而大楚皇朝一直和正道十二派關係良好,其中,歷來以修煉正統道派自居的五行門自然和世俗權力巔峰的大楚皇室較為合得來,反而較為不喜紅塵的太上道,與大楚皇室的關係並不如何親近。而人數眾多,但是修煉資源卻最少的散修人士,也是大楚皇室親近修煉界的最大受益者之一,自然,散修們也和大楚的關係較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