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任敖守衛的沛縣,再帶兵來救援也來得及。

雖然豐縣城防堅固加上雍齒坐鎮,但周市軍由於是從西向東進攻,所以自然只能先進攻在沛縣西面的豐縣,而這就給了劉邦足夠的機會來救援,否則自己就慘了。

誰知道,劉邦的訊息還沒來,等到的是又是突然發生的變故!

第二天,周市沒有發動進攻,而是竟然像劉邦一樣,向城中射出了箭書——還不止一封,當然文字一樣。

箭書上的內容很快就傳遍了全城,當然也就傳到了劉執嘉的耳朵裡:“豐,故梁徙也(豐縣這地方,是以前魏國想要遷徙都城的地方)。現在魏地已定者有數十城。你雍齒歸順魏,魏國封你為侯,仍守豐縣。不歸順,我們就要屠城了。”

這一天的停止進攻,反而讓豐縣的軍民人心大亂了。

第三天,周市派出了一輛馬車,馬車上有個使者——而雍齒竟然開啟城門,讓使者進來了!

第四天,使者飄然離去,而雍齒竟然張貼告示,宣佈自己歸順了魏王,當上了豐縣縣令。

劉執嘉的心這下陷入了兩難:雍齒背叛了劉邦固然可恨,可自己分明看到,豐縣的百姓臉上很是平靜,而軍兵卻大多滿是喜悅滿足,自己卻非常理解軍民的這種反應。

畢竟,和平可貴,誰願意每天打仗呢?

雍齒由縣尉升官到一縣的縣令,雖然沒有真的封侯,可名正言順和兒子劉邦平起平坐,想來作為從小就是對頭的他心滿意足,而他肯定也讓豐縣的軍兵們跟著都升官晉級了。

這傢伙,可真的把劉邦給坑了。兒子啊,你選人的眼光這麼不靠譜?!

雖然從讓雍齒這個小時候的仇人當主將守城,劉執嘉起初還從內心讚賞劉邦向來的豁達大度,但現在他後悔沒有多和兒子提醒一句——

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不可無啊!

周市也挺會做的,很快就從豐縣城下退兵,不過增派了近千兵力給雍齒守城。

劉邦啊,你的戰況如何?

你的老家、你的一家老小都落入了敵手,你快來救救我吧!

雍齒可恨但似乎又可以理解;劉邦回來,面對家鄉父老真會攻城嗎?豐縣的軍民會站在雍齒和劉邦的哪一邊呢?

劉執嘉陷入了痛苦的等待和絕望的兩難中--------

:()犬子漢高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