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王信一不做二不休,乾脆勾結匈奴造反了。

“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劉執嘉的記憶裡突然現出這樣兩句詩,不由得無奈地搖搖頭。

劉邦這一去,不只是要對付韓王信,更危險的是,還要對付勾結他並且合兵一處正攻打太原的匈奴。

所以,這次劉邦親自統帥的大軍超過了三十萬。

而就是這龐大的軍隊出征,反而更增添了劉執嘉的憂慮——因為,他想起了“韓信定理”,這是劉執嘉自己給命名的。

當初,韓信被變為淮陰侯後,劉邦對這個已經基本解除了威脅的手下有過多次的談話,而中心話題就是各個將軍的帶兵能力。

像樊噲這等血勇之將,韓信是打心裡看不起的,認為大概也就能統帥兩萬人以下,而像曹參、周勃等名將,雖然能統帥的兵力各有不同,但韓信的臉上都是不屑的表情。

而這更激發了劉邦的忌憚和不忿。

於是,劉邦半開玩笑地問韓信:“那你認為朕能帶多少兵呢?”

韓信在軍事領域是個極其自信的人,當然沒有這份自信,他也不可能取得巨大的成功,成為劉邦手下的第一將領。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因為軍事上的專業自信,所以這一瞬間,韓信忘記了對面的是自己的老闆劉邦,是對自己忌憚疑懼的頂頭上司,是如今堂堂天子。

所以韓信不假思索地從自己的軍事專業領域給出了自己專業的看法:

“陛下最多能帶十萬兵。”

“那你韓信呢?”

對韓信給出的答案,劉邦如何會滿意呢?要知道,劉邦對自己的軍事才能也是極其自信的,這天下也確實是自己騎馬縱橫打下來的,我就只能帶十萬兵?於是劉邦很不爽地反問韓信:我倒要看看你韓信怎麼回答?

沒想到,已經沉溺於專業思考的韓信,給出了大言不慚的專業回答:“我?當然多多益善。”意思很明白了,韓信自認為自己能帶的兵無上限,比你劉邦的十萬極限可強多了。

唉!有時人過分專業,也會讓自己走進過分專業思維的死衚衕,對吧?

“既然你這麼能帶兵打仗,怎麼現在又被我抓住了?”

可想而知,劉邦此刻的臉色絕對陰沉得可怕。

於是在貢獻了“多多益善”這個成語後,韓信才一頭大汗地醒悟到:這不是一個軍事問題,而是事關自己生死的政治問題!

於是,韓信在巨大的壓力下,給出了其實還是從軍事專業角度、有點奉承劉邦、卻還是出於真心的回答:

“陛下可能帶兵的能力不夠強,但統領將軍的本領強,(例如像我這樣強的將領不也在您的統領之下嗎?)所以我才當了您的俘虜啊!況且,這種統帥將領的本領,是上天賜給陛下的,不是人力後天能學到的。”

劉邦聽後,終於有了舒心而滿意的大笑--------

這就是劉執嘉認可的“韓信定理”,其核心內容就是,劉邦帶兵不能超過十萬人,否則必輸。

當然韓信得出這個定理,那是以劉邦過往的戰績為證的:

自從沛縣起兵到攻入秦關中,劉邦從未帶過十萬以上兵力,卻能避實擊虛、籠絡人心,從而不斷勝利;而到彭城之戰時,空有四十萬大軍卻被項羽區區兩萬多精兵打得打敗而逃。

以劉執嘉這個理科男看來,答案其實很簡單:兵力增加後,指揮控制的難度可不是簡單疊加,而是幾何級別的擴大了不知多少倍。這就不是劉邦能輕易能克服的困難了。

從這個角度來說,韓信奉承劉邦“善將將”的本領“所謂天授,非人力也”,放到他自己的軍事才能上,倒也非常貼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