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的……”

永木站起身說,“兩位請隨我來。”說著,他領著兩人來到裡屋一間密室。

密室裡有一張木臺,臺上,擺著一套雕刻工具;地上,有一大堆木屑和兩段木頭,那木頭長約兩米,直徑約半米。永木指著那木頭,說:“這是金絲楠木,通常可經數百年而不腐。”

局長滿臉疑惑,問:“這與你的年齡有關係嗎?”

永木說:“有,兩位,請先聽貧道念一段經文。”說罷,他“嘰裡咕嚕”地吟誦起來。甘峻只聽永木唸了幾句,神智就開始迷糊,他暗叫不妙……

恍惚間,甘峻的眼前出現了這樣一番情景:路邊,躺著一個十來歲的男孩,男孩頭上留了一條辮子,似乎是清朝人的裝束。他皮包骨頭,顯然是餓極了。

這時,走來一位老道長,扶起男孩,餵了他水和乾糧,男孩感激地立刻跪拜老道,說:“師父,我要跟著你當道士。”

老道考慮良久,便帶著男孩上了靈木山。靈木山的古木觀中,原本只有老道一個人,現在多了個小道童,老道為小徒取法名“永木”。

永木漸漸長大,老道卻始終不見再老。這天,老道對永木說:“徒兒,為師要雲遊去了。如果你到四十歲時還無所‘悟’,那就還俗吧。”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說罷,他飄然而去。從此,永木就在觀中修行,為老百姓做善事。

永木四十歲時,有一次,他整整閉關七天後,便開始收徒。過了不久,永木叫上徒弟,來到山林深處,找到一棵粗壯的金絲楠木。

他們將它砍倒,截成一段一段,每段一人多長,分幾次把木頭運進住處的密室中。

從此,永木一有時間,就進入密室,在金絲楠木上敲敲鑿鑿。日復一日,永木漸漸老了,在他大約七十歲時,那段樹幹,終於被雕刻成了一個栩栩如生的老道人,面目和此時的永木一模一樣。等最後一刀完工,奇蹟發生了,那個木頭道人,竟然從木臺上坐起身來,活了!

永木走出密室,在蒲團上盤腿坐下,而那個木頭道人,也跟著坐在永木對面。永木雙手互疊于丹田,念起經來;那個木頭道人也跟著念。

過了一會兒,永木往身上抹了點兒清油,用蠟燭點燃了自己,接下來的情形,就像那晚甘峻所看到的一樣。

肉身永木化為灰燼後,那個木頭永木便有了肉身,並當了古木觀的觀主。春去秋來,這個永木的容貌都未曾變化。直到有一天,他進入密室,也開始雕刻自己的塑像……一切迴圈再現。

從第二個活了的木頭道人主持古木觀起,這裡漸漸熱鬧起來,敘州城裡的一個大富商抓住商機,修了一條通往古木觀的盤山公路,又在周圍建起了一片別墅,不少有錢人住了進來。

一天,永木忽然發現自己的面板開始發黑、潰爛、腐朽,他大為驚詫,自己只有二十多歲呀,他連忙進入密室,開始雕刻。

幾年後的一個夜裡,也就是昨夜,木頭道人雕成了,也活了……

甘峻和局長眼前的畫面戛然而止,永木道人嘆了口氣,說:

“兩位長官,你們剛才所見,就是我的歷史。”

甘峻和局長還沒回過神,不由地揉了揉眼睛。

永木繼續說:“那年,永木閉關七日悟出—師父為其取法名‘永木’,是要他刻成自己的木像後,轉換能量而重生;後來他又悟出—人的心智,大多在四十歲至七十歲之間,是最為成熟的鼎盛期,之後,就會迅速衰退。第一個永木重生的時候是七十歲,那個時候,相貌改變不大了,也就不會引起人們過多的注意。”

局長問:“那為什麼第一個木刻的永木,七十年才重生,而第二個好像只有三十年左右就重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