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土地資源可分為7種型別:宜農地、宜膠地、宜熱作地、宜林地、宜牧地、水面地和其它用地。作為中國少數能夠種植橡膠作物的區域,海南在整個南聯工業體系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清瀾港,這個位於海南省文昌市東南部的天然港灣。明代曾設清藍守禦所,後改寫成“清瀾”,海灣因此得名。這裡距海南島海口市9o多公里,港區處於八門灣的西岸,水域寬闊,面積達12萬平方米,更有著面積約67平方公里的葫蘆狀海灣。

而且港內風浪很小,回淤較少,是一個自然條件優越的港口。港岸灘頭,椰林成帶,鬱鬱蔥蔥,不時有著成群的海鳥飛過。

所幸孫逸仙當年北伐失敗,和日本人的交易最終也就不了了之,才使得這個富庶的海島沒有被出賣掉。而今南聯成了氣候,花費大半年的時間,終於佔領全粵,肅清了**黨在明面上的統治勢力。

軍艦在港口守軍的引導下,慢慢駛入港灣,此處港灣,還暫時不對民間開放,正處於軍事管制狀態。這裡駐紮著兩個營的兵力,更有著岸防炮叢集、空軍、近海岸鐵甲艦隊等立體化的武裝配屬。

可謂是防守森嚴。

自古以來,文昌清瀾港就是海南島東海岸重要商港,有“瓊州之肘腋”、“文昌之咽喉”的美稱。自建港至今已有5oo多年的歷史,明洪武元年,這裡就形成了漁商小港。而現在這裡已是海南東部水運物資集散地,成為了溝通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和南沙群島的重要樞紐。

而自從鍾泱決定在這裡建設航天射場後,清瀾港便已被定位為運載火箭的中轉港口。新一代運載火箭將在南沙總裝,從濱海軍港出,到達海南清瀾港,卸貨後上岸經公路運輸到達文昌衛星射中心。

海南島是中國6地緯度最低、距離赤道最近的地區。火箭射場距離赤道越近、緯度越低,射衛星時就可以儘可能利用地球自轉的離心力,因此所需要的能耗較低,使用同樣燃料可以達到的度也更快。

經過初步的計算,在海南射地球同步衛星比在西昌射火箭的運載能力可提高1o至15,衛星壽命可延長兩年以上。同時,射基地選在海南,火箭可以透過水6運輸,火箭的大小就不受鐵軌的限制。

最重要的是地理因素,從海南島射的火箭,其射方向一千公里範圍內是茫茫大海,因此墜落的殘骸不易造成意外,更不易被其他的勢力所現。要知道,列強的目光,還盯著地面,而非星辰閃爍的宇宙。

許江文需要和駐港部隊接洽,況且對於射軍用通訊衛星的事情,他也還沒有許可權直到。鍾泱領著祖捷,自行搭乘專車,前往了位於文昌東南部沿海的火箭射場。陪同的人,還有伊忠明。

至於陳澤和劉浩然,他們早早便已經來到了射中心所在的核心大樓區域內,等候著鍾泱和伊忠明。一些體系內的重要人物,也都紛紛趕來。軍方代表是李少傑和王立文,政府的文官集團代表是李萬盛與陳炯明。

至於技術工作者和古文會的一些核心成員,在這麼重大的一件事情上,自然是不會缺席。

憑著有效證件,車子穿過一重重防禦嚴密的關卡,這才進入到射指揮中心祖捷將車子停放到了指定的車庫裡,便陪同著鍾泱和伊忠明一起,感到了中央控制室。在這裡,早已等候著許多的大人物。

航天射場配套區選址於海南省文昌市東郊鎮東北部的濱海地區,而海南航天射場西南側、文昌—東郊公路東南側,距文昌市文城鎮約25公里。佔地範圍面積達到了42o公頃,是由一群具有專業素質的工程師所制定的計劃。

在這裡的建設,更是藉助了智慧工廠的力量,出動了大規模的工程機械單位。只有這樣,才能在半年內完成這樣一個大規模的航空航天中心。為了領先時代,鍾泱可謂使盡了渾身解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