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淨苦說:“如此甚好,但我看今天的小施主並不理解,心緒煩亂,你該如何處置。”
牛樹人說:“我心向佛,矢志不移。”
淨苦笑笑,說:“我並非此意。禪宗六祖惠能大師言: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小施主雖對你皈依佛門不理解,但以佛教之智化解人間之苦是我們佛門弟子之責任。”
牛樹人說:“方丈之意是想讓弟子設法令他認識我佛,並籍著領悟佛法智慧化解生活的煩惱?”
淨苦點點頭:“阿彌陀佛。佛教講人生之實義,最後歸結為轉變迷失之人生而成就覺悟之人生。”
方丈的一席話,讓牛樹人陷入了沉思。雖說牛樹人皈依佛門、決心了絕塵緣,但兒子歸來還是讓他情難自禁。兩年多了,多少悲傷,多少期許,如今親人相聚,怎不叫他心潮起伏。但面對兒子,他不想過於表露內心的柔弱,因為自出家那天起,自己已在佛前發弘願大誓,此生矢志皈依佛門,以求佛祖保佑春子一生平安,如今春子如願平安歸來,自己又怎能背棄當初的誓言?
牛樹人知道方丈多少已猜出自己的心思,勸自己不要拘泥於修行的形式,可以選擇在家修行,但俗世中的生活就真的那麼充滿誘惑嗎,牛樹人搖搖頭嘆息一聲,經過人生的起起伏伏, 所有榮辱悲歡皆如過眼雲煙,自己又何必要執著呢。
牛樹人在淨林禪寺接觸到了一些佛學經典,在方丈及眾有德弟子的幫助下,已初步體悟到了佛學的博大精深,由此也激發了他要進一步學習和探索的興趣。堅持相伴佛的左右,看來並非牛樹人的刻意之舉。
所以對於方丈告誡自己要弘揚佛法、以佛的智慧化解春子的煩惱的話,牛樹人謹記於心,他也深深地認識到佛法既然可以加庇世人,就更能加庇自己那苦命卻善良的孩子。
*** *** *** ***
春子走出淨林禪寺後剛坐上候在外面的小車,司機便對他說:“牛主任,剛才蔡書記打來電話要我們趕快回去,他有重要的事找你。”春子點點頭,示意他開車。但司機所說的話絲毫沒有引發春子任何的想像,比如岳父急於找自己有何重要的事呢?因為春子此時還停留在父親那刺眼的光頭帶給他的巨大失落中。
一路上,春子情緒低落,他多想好好坐下來與父親聊一聊自己這兩年多來的離奇遭遇,然而父親超然於俗世之外的姿態讓他感到無從說起。難道父親真的超脫了嗎?真的對唯一的兒子也陌不關心了嗎?春子越想越感到迷惑。
回到岳父母家裡,蔡學良見春子情緒低落,安慰他說:“你父親遁入空門雖然讓我們情感上覺得放不下,但從他個人的角度來說也並非全是壞事,他這輩子經歷了太多的不幸,早年女兒夭折,中年失去賢妻,還有兒子兒媳都離他遠去,更何況鄉親父老也對他存有怨恨,他能不尋求心靈的寄託嗎?”
春子悶聲坐在客廳的沙發上,接過岳母劉秀遞過來的茶杯,喝了一口茶。
“是啊,你爸說得對,別太難過了。”劉秀也輕聲安慰道,但她的眼圈卻是紅紅的。
春子搖搖頭:“可是現在不同了,畢竟我已經回來了,我可是他親生兒子呀,他怎麼能視若無睹,絲毫不為所動。”接著春子便細說了一遍在淨林禪寺與父親相見的情形。
蔡學良聽後沉默良久,對春子說:“看來你父親已不僅僅是為了逃避現實,既然他在修行中獲得了智慧,找到了快樂,你就由他去吧。別忘了,你還有我們呢。”他指了指坐在一旁的劉秀,“我們會把你當親生兒子一樣看待的。”
春子無語,喝了一口茶後只顧悶著頭使勁嚼著茶葉。
這時,劉秀竟忍不住哭出了聲。
春子感到很納悶,不理解她怎會傷心至如此。
只聽蔡學良對劉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