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提供十個師的全套裝備,包括四季被服、槍械、火炮、彈藥、電臺!西北每月需向國務院支付一百五十萬元解款。”

徐樹錚依然笑容可掬的開出了經過仔細商定後的得出的答案,西北軍的軍械全系自產,這一點已經是不爭的事實,根據目前徐樹錚所掌握的情報,目前西北公司擁有的兵工企業規模為全國之最,其可以生產包括步機槍到各式火炮及其彈藥在內地各種軍械,這也是徐樹錚提出的這個交換條件的原因。

“嗯?武器?”

聽到這個條件後,司馬不禁皺了皺眉頭。按照之前周學熙從中牽線,是以不截留中央稅款為前提,但是此時怎麼變成提供武器?

“司馬主任,不包括你們西北,僅張家口一地,每月應繳中央的稅款在百萬元左右,包括你們西北工業區在內。每月應上繳中央稅款超過350萬元。兩年內提供十個師的全套裝備,自此之後每月西北僅需解款僅一百五十萬元,相比之下,你們西北已經佔足便宜,這也是國務院的底線。沒有任何討價還價的餘地。”

看到司馬皺了皺眉頭,顯然是有些難以接受,徐樹錚便立即說到,同時解釋著西北實際上已經佔了很大地便宜,至少從銀錢數上。

“嗯!”

聽著徐樹錚的話,司馬知道眼前的徐樹錚所說的是實話,現在察省全省新收十二月份的稅款中應繳中央地那部分。高達一百三十萬元,其中張家口占了大半,張家口作為西北、蒙古的貿易中心。

每年僅旅蒙貿易的交易額就高達兩億銀元,而十二月份並不是交易旺季,在熱天的那幾個月張家口每月的稅款都在百五萬以上,再加上西北的應繳的那部分稅金。每個月一百五十萬,西北自然是佔了很大地便宜。

但是司馬現在顧及的是這十個師的裝備,雖然提供裝備的時間是兩年,而且西北甚至於連一年的都不需要提供,但是那怕提供一個師的裝備。就為未來自己的計劃增加一個師的阻力。

“行!這個條件我們可以接受。”

考慮了數分鐘之後,司馬還是決定接受這個條件,之前透過**的洋行,賣給北方政府的由西北生產地武器,已經可以裝備一個師,向北方政府以及其它軍閥出口武器,其目的是為了防止國內貴金屬外流,現在只不過是換一種交易方式罷了。

而且司馬知道,如果自己向北方政府提供這些武器,恐怕北方政府就不會接受日本的參戰借款協議。而這個參戰借款協議,到後來還引伸出與日本簽訂得《中日軍事協定》,規定日本可以在中國境內駐軍,並可指揮中**隊。此一協定的簽訂與中國在外交上的失敗。

既然自己不提供這些武器,而日本人也會提供。那麼為什麼還要讓日本人去掙這個銀子。而且還因此從中國獲得謀多特權。兩者相權之下,司馬覺得自己沒有必要不答應這個要求。而且更深層的原因是司馬相信西北軍絕對不會讓自己失望,對於西北軍的戰鬥力司馬完全相信。

“呵呵!既然司馬主任答應了,那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了!這是十個師所需武器的清單。”

見司馬考慮了一會答應了自己條件後,徐樹錚知道自己成功了,然後拿出一份厚厚的清單,開口說到。

之所以徐樹錚會提如如此龐大地供械協議,實際上徐樹錚有自己的考慮,十個師的武器裝備雖然數目龐大,但是徐樹錚相信這完全在西北的接受範圍之內,而更重要的一點是,徐樹錚相信,為了滿足自己地要求,西北公司地兵工廠在未來兩年內,只能全力生產,以供應中央需求。

十個師的裝備,是徐樹錚在參考了國內諸多兵工廠地生產資料,以及詢問過一些兵工專家後,做出的決定。其目的除了為了編練新軍之外,另一個深層原因,就是想以此限制西北民團的實力擴張,雖然只是推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