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如何處理異能者(第2/2頁)
章節報錯
方科技太嚇人了。
張劍口裡還喃喃自語,“這不科學呀,我原來的世界研究了上百年,也沒法科學的解釋異能。”
一箇中年人等他回過神才說:“很科學,按李覓的說法,研究不明白,是基礎科學沒達到,直接研究,就像原始人學高數,怎麼可能研究明白。”
“所以,異能很科學,是不是傳說中的修仙也很科學。”劉欣蘭忍不住吐槽。
“有可能,傳說中所謂的修仙,也是利用能量的一種體系而已,只要資料足夠,應該也能解析。”
“科學就是客觀的去認知,理解、驗證、利用技術,而不是否認未知。”一個老者沉聲說道。
此話有理。
眾人感覺好高大上,原來這才是科學,而不是他們認為,科學是科學,玄幻是玄幻。
其實這些年,因為算力的加持,很多基礎科學都已經跟上了發展,華夏得到的空間研究資料也有很大的提升。
空間技術突破,引力也得到了更深入的理解,更多的理論出現,模擬反重力已經可以在實驗室中做出來。
目前華夏已經秘密建造宇宙飛船了,有了模擬反重力,火箭已經被淘汰。
能源方面,基本已經可以實現可控核聚變,就是差了點意思,建造材料一直沒法打造出常溫超導體。
所以無法商用。
半年後,華夏高層突然聯絡了李覓。
友好的交流問候過後,詢問是否可以支援下超導體合成技術,目前華夏飛船已經打造得差不多,可是可控核聚變還是不夠完善,實驗建造的可控核聚變太大了,無法應用在飛船上。
李覓考慮了片刻,就讓小白將完善的可控核聚變技術,以及成熟的能源輸出裝置技術傳送了一份過去。
得到相關技術,華夏立即組織了大量的科學家進行研究,他們覺得要將技術吃透才可以開始建造可控核聚變。
飛船的動力引擎也要重新設計。
一年後,華夏有了自己的宇宙飛船,美帝國那邊也不差,技術相差不大,不過在可控核聚變技術上,華夏有了李覓幫助,技術比美帝國那邊先進了三代。
而隨著可控核聚變突破,藍星上發展更快了,華夏和美帝國各拉著自己小弟開始太空資源挖掘。
李覓在藍星上的產業一直沒放手,他需要資金,這不是缺乏資源,而是用資金招攬科學家。
最初招攬的科學研究人員,現在已經成長起來,可以更好的獨立去研究課題,很多科技理論就這麼一點一點積累起來的。
因為他們研究環境太好,不需要考慮資金問題,也不需要考慮研究的課題是否能夠產生效益,大部分研究人員都是按自己興趣去研究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