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量子計算機和量子通訊的突破(第2/2頁)
章節報錯
在龐大的算力計算下,很快得出了結果,量子有不穩定性,失真,無法提前觀測等特性,居然在基因晶片核心資料模型裡得到了解決。
就像生物意識一樣,一想就有了想法,可能下個瞬間剛剛的想法又消失,充滿了不確定性,失真就是意識幻想唄。
有共同點,也有差別,量子不能說是人類意識,按李覓目前計算出來的結果,它只是意識的一個特性相似而已。
人類意識複雜,根本不止這一個特性。
有量子特性,還有腦電波散發特性,還有人體磁場也受人體意識影響等等特性,複雜無比。
李覓只是從中發現了一些量子特性資料,有了剛計算出來的資料,量子計算機很快就能升級迭代,甚至是小型化,以及量子通訊等技術。
“小白,將資料儲存好,開始打造新一代量子計算機進行測試,量子通訊模組也嘗試生產測試。”李覓斷開了和小白的無形連線才開口下達任務。
新一代量子計算機的初始模型機生產了出來,只有三個立方米大小,經過測試,達到236個量子位元。
匯入量子資料演算法後,沒有達到李覓的要求,後面經過了三個月時間除錯硬體和演算法,第一臺真正的量子計算機出世。
這可不是那種只能計算某種特定場景和模型的半成品,而是可以進行不同資料計算的計算機。
量子通訊模組生產出初始版本,又經過大量測試,李覓發現他得到那個意識連線小白計算出來的資料非同一般。
可以實現量子通訊,還能夠和李覓實現遠距離意識連線。
運用新造出的量子計算機進行計算分析,李覓將量子通訊和意識遠距離連線的功能分開了。
意識連線的功還不可以放開,因為只有他能用,這技術還不成熟。
幸好當初李覓收集腦電波資料全是自己的,否則也不會突然與自己意識連線,得到了其中重要無比的資料。
李覓把意外得到的資料慢慢去理解分析,連線上小白呼叫了龐大算力進行分析理解。
這資料太重要,涉及到和自己意識連線的問題。
他需要鎖死這個功能,只能自己主動解鎖使用該功能,同時對所有生物晶片底層邏輯原始碼進行了微改,徹底鎖死該功能的自動性。
就連小白的核心原始碼也進行了修改。